这两天在看《东京风格》,作者是都筑响一。他曾以“素人”身份摘得日本摄影界的大奖。

选择借阅它,是想了解东京青年原生态的风格,随手一翻,都是图片。东京打工青年的住处,没有一个人物,但是能从屋饰及摆设看出是年轻人的居所,比中国人的蜗居还小,全是逼仄的小房间,看了看中文出版日期为2020年,是了解这个群体生命的真实写照。
今天从网上查一查,这本书诞生于九十年代初期,时隔近三十年,在中国出版,可能是因为真实吧!
我在书中发现,日本的房间真小,小得可怜。很多房间就跟我家的卫生间那么大,也可能现在北上广深也有很多小房子,但是看到东京青年的居所,我仍然无法想像,这能住吗?

冲浪爱好者有大的冲浪板,自行车爱好者还要把爱车及在室内,他们在可能的条件下,还需要一个大澡盆,一摞摞 的书籍和杂志不能丢,还有很多成年人喜欢布娃娃,海报,从各处淘来的小玩儿,填充了每一个小房间的角角落落。

日本有个特点就是“小”。日本人住的房子大多拥挤狭小。这本书中出现的房屋就很典型。住在这样的房子里,真的舒适吗?

我都怀疑,他们能生活吗?会不会一到家就感到在面前竖了一堵墙,细细翻来,没有人物的房间,很随性,很安全,也很有心。
事实上,很多年轻人会在公司、附近的酒吧、旅行途中等地消耗掉一天中的大部分时光,只在睡觉的时候才回家,所以确实只要这么小的地方也能生活。
他们有的喜欢摄影,有的喜欢音乐,有的写作,他们喜欢阅读,不喜欢丢东西,经常废旧利用,很真实地生活在大都市的一个角落。
他们认认真真地生活,也认认真真地被这些细微的所在感动着。即使在断舍离观念涌来的时候,也要守住自己的一些纪念。
当人生真的走到一个境地的时候,你会蓦然发现,越是朴素的道理,越能接近最本质的核心,越有历久弥新的生命力。
其实人生不论居所大小,只要有热爱,就有信心,就会有爱有情有生存的氛围,哪怕简简单单地活着。

我告诉自己,请深爱你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