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走读艺圃,下午走读柴园(教育博物馆),累是累的,生出满口的口腔溃疡,痛得茶饭不思。
六点回到家倒头就睡,直到九点半才起床读书。金玉老师羡慕我的开关枕头,Tracy 说卢老师生活在地球村时区。
教博走读是清风明月群的公益走读,十八位学友,从下午一点到四点半多,全神贯注听我啰嗦,一刻都没有休息,到近代厅时,有几位学友累得瘫坐在门槛上,手里却还在记着笔记。
我的这些学友们都是最棒的终身学习标兵,共同的爱好让我们有缘相聚,多年来在享受学习中携手共进,背唐诗、背宋词、背诗经、背苏州诗,读园林、登山环水,行走街巷,彼此懂得、时时共鸣、心心相印。
走读柴园很多次了,最初是我新加入教博志愿者队伍,刚刚背出讲解稿要试讲,一声召唤,姐妹们齐来捧场,后来熟练点了,再来一轮,还是很多人报名。今天大概是读书群里第八次分享了,虽然,报名的18人中,大概有一半人是之前听过我讲教博的,却还是全程静听,见证我的进步!
喜欢送书,今天我送给学友们的书还是《浮生六记》,3月8日耦园走读时已经送过这本,参加过耦园走读的学友可以得到另外的赠书,今天带的分别是《虎丘》《留园》《网师园》《寒山寺》的小册子,我家里囤了好多,有些外面已经买不到了。
我说过,梁老师发我的讲课費,我一分钱都不会用于我的个人消费,全都拿来买书回馈给学友。特别是小朋友,有时候我带走读时送给小朋友的书,超过梁老师付的讲课費。
可惜今天上午艺圃走读时我没送书,因为我想不出送什么书好!
活动是六儿召集的。
六儿从苏大毕业后没干他的理工科专业,而是组织了户外运动的团队,身边驴友多多,他召集的活动,平均年龄很低,美女超多。
第一次带这样年龄层次的队友,昨夜认真读了读艺圃的书,做了些准备,今天效果还好。年轻人认真做着笔记,认真跟着大声读诗、大声回答问题,现场气氛热烈。
六儿是“走读苏州”的志愿者,梁老师团队里有很多志愿者,他们帮忙组织活动、报名、统计、收款,忙得不亦乐乎。而他们获得的唯一回报,就是可以免费听各位老师的课!
对于真正爱学习的人来说,这才是最好的回报,局外人可能不理解,我是深有体会的,我也喜欢蹭听各位老师的课呢!
明天要早起,走读东山第一场,睡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