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带孩子们一起学习立意选材,开始备课之前,对于如何将这一抽象的命题讲得符合三、四年级孩子的认知,可谓一翻绞尽脑汁,翻了王荣生、管建刚、李白坚老师的说,希冀在启发方式能找到点灵感,但无获。
辩论赛的想法自发地在脑海里盘旋。每篇文章应该有中心思想,所有的材料服务于中心思想,所有的观点需要理由与证据,表面看二者不是一回事,实际上本质上是一样的。而在生活中,我们会轻松地发表一个观点或自然地听取别人的观点,却很少去反思观点背后的理由或寻找支持观点的证据,何不通过辩论,让孩子们生动地感受到证据对于观点的重要性,如同细节对于中心思想的重要性?当然在辩论赛的最初,我需要清楚地在规则里说明:观点可以有若干理由,而理由一定要有证据支撑,证据可以引经据典,也可以是有细节的生活实例。
争强好胜、斗志昂扬的他们,一听辩论赛,个个摩拳擦掌。布置的主题是与孩子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小学生可不可以带手机?布置完主题,举手方式确定好了正、反方,孩子 们真是立场鲜明啊,一秒钟功夫就定下来了。发放了我事先准备好的头脑风暴纸,类似于作文前的提纲,只是我设计成了表格的形式,是希望通过表格让孩子们在大脑里形成这提纲这种行文前的结构框架的准备。
何静、杨奥琦、王瑜很快就把五个理由和证据写满,范傲梁、龚景桐也很快,个别还嫌纸不够。有位女生请假,我和詹承轩是反方。由于不是真正的辩论赛,只是想让孩子们感受论点与论据的关系,所以没有设置一辩二辩三辩,只是让首先立论的一方陈述自己的观点、理由和证据,反方首先寻找对方论据中的漏洞后,陈述自己的观点和论据,最先发言的是何静和詹承轩,几位发言的同学除了龚景桐有两条理由没有找到证据外,其他同学都为自己的观点找到了证据,有的证据来自自己的体验,有的来自身边,有的来自己电视新闻,对于描述中提供细节的同学给了大大的赞。正要开始脸红脖子粗时,我感觉目标基本实现,我喊了停,切换到了课程的话题上——选材。
![](https://img.haomeiwen.com/i4087741/7c3af02c2eb7a36a.png)
PPT出示以前学习审题的作文题,先示范,然后一个一个同学地练习 立意-选材。离下课还剩半小时的样子,发放他们带回去的家族练习 后让他们开始动手写作,可以写学校布置的练笔,也可以自选话题写作,写完先自己修改,后我一对一地讨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