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指出本本主义是完全错误的,从而初步确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
1937年,毛泽东在《实践论》和《矛盾论》等著作中,对党的思想路线做了系统的哲学论证。
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含义做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 而且将能否坚持实事求是, 提到了有没有党性 或党性纯不纯的高度
党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实践环境和具体任务,针对在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别突出强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 其目的和归宿,都是实事求是。他们既反映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的一脉相承性,又体现了结合实践发展在具体表现方面的时代特征。
关于中心问题的几个提法:
1)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
2)在中国民主革命中,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3)毛泽东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中还提到——“农民问题”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首次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概念,并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做了深刻的论述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
八七会议——毛泽东提出“须知 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中国革命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和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中国必须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诸多矛盾交织在一起,客观上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利用这些矛盾,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线提供了可能性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民族资产阶级,仍然是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它既有剥削工人的一面,又有接受工人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一面
民族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具有两重性:既有剥削者与被剥削者的阶级利益相互对立的对抗性的一面,又有相互合作具有相同利益的非对抗性的一面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首要内容,也是改革的根本目的
全面深化改革的目的——是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和活力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是改善人民生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在于——坚持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的主要体现:
坚持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坚持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坚持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概念——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肯定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提出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突破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具有社会制度属性的思想束缚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集中表现是在“控制力”上,而不在“量”上
私营经济中——劳动者的收入实际上是按劳动力价值进行分配取得的收入
私营经济拥有较多资本,主要靠雇佣劳动进行生产经营,存在剥削现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