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一起玩到大的伙伴,各自步入不同的人生轨迹,有的结婚、生子,有的保持单身。在生命中遇到各自的课题,亲密关系、亲子关系…
小时候以为放学回家,大家都过的一样。结婚后才发现,原来身边朋友每个人的原生家庭有如此之大的差异。
上学的时候,好友Y的妈妈,就表现出一副总是心情不好的样子。记得每次见到她妈,似乎就没有看到过那位阿姨的笑容。可能对于一个学生来说,那时候会觉得是不是自己有什么说话不妥的地方,或者人家阿姨不喜欢家里太闹腾,所以不太高兴。
现在,Y有时经常抱怨她母亲天天电视购物,家里堆成仓库,一说就吵架,觉得全世界都亏欠她,每天在家什么忙都不帮,除了看电视…某个周末和好友Y约会,一起共进早餐的时候,交谈了几句,我突然感觉,对面坐着的是儿时见到的她母亲的样子,说话挑剔,而且似乎心情很不美丽。
好像我们活着活着,活成了自己曾经最不想见到的那个状态,曾经在内心里无数遍喊着绝对不要成为的那个人。那个他/她,在不断地侵染着我们的血液,我们的生命,你逃不掉,也断不开。
我自己曾经也是一样,我的母亲对我充满了各种担忧,担心我的学习,担心我的工作,担心我的婚姻,担心我的未来的一切一切。可能以前的我,有时候听她碎碎念,一方面能够理解她是“为我好”,另一方面,我的内心也会觉得很烦很烦,我懒得听那么多忠言逆耳,我想要走一走自己的路,哪怕跌倒了再爬起来,至少我要尝试过才知道什么是风险,如何去规避。
当有一天,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小家,婚姻这面镜子照出了我模仿我妈的原型。我开始对老公各种担心,担心他夜不归宿拉垮身体,担心他社交应酬身心沦陷,担心我们的爱情走向坟墓。直到有一天,开始学习身心灵成长,才突然发现自己早已变成了老妈的样子,生活中充满的恐惧与担忧。
何时改变都不晚,从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开始。在生命中去发现正面积极的事情,放掉那些对未来的担忧和过去的懊悔,活在当下,虽说活在当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但是只要开始练习,生活慢慢就会有改变。当我在说出某句消极的话,发出某个负面的念头时,不断提醒自己,转化负面为正面的想法,锚定在正向积极的事物上,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