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我属于最不讲究的,只要能吃饱,什么吃到肚里也不在意。说的好象不错,细一想,也不全是,也有好恶。前因后果吗?当然也有,饮食是伴随着成长,逐渐建立起自已口味,有自己独立属性,会伴随你一生的。
生活环境影响饮食。小学至初一的生活是在农村度过的,八十年代也是贫穷的时代。白面和玉米面是间或吃的。贴饼子,粥,咸菜属于老三样,也是日常饭桌保留曲目。饺子则是稀罕品,成为春节的改善伙食,更别提大鱼大肉了。这也养成了我习惯吃素,不爱吃肉的习惯。作为北方人,还是保留了些传统,吃面就是百吃不厌。在食堂吃饭,只要有面,别的就不看了,肯定是它了。城市里有什么不错的面馆,不自觉就会走进去,大快朵颐一下,吃的满头大汗,却乐在其中。
年轻时对吃海鲜还是情有独钟,无论是皮皮虾,龙虾或是贝类,螃蟹等,总是不厌其烦的与其较枝,吃得那叫一个嗨。进入中年以后,随着尿酸的介入,逐渐远离了海鲜,只剩下欣赏的份了,偶尔也只是浅尝,再也找不到以前那种感觉了。
说到底,饮食的作用只是补充身体能量,吃饱不饿即可。偶尔地在搞搞轻断食,都是不错地选择。有句话怎么说,早上神仙饭,午间凡人饭,晚上小鬼饭。怎么理解呢,适量即可,留有分寸。适度满足,不能苛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