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足够的风景,就会发现要感谢的不仅仅是给予自己很多的人,更要感谢那些愿意接收我们的好意的人。
因为,不是每一份礼物都能送出去,不是每一分善意都能被收到。
每个人的因缘业力不同,每一份发自内心的给予都需要各种因缘和合才能达成。
房间里有一份时隔很久却没有送出去的礼物,因为时过境迁,有些礼物已经不合时宜了。
还有的礼物你特别想给出去,但不能再给了,因为再给就会把对方“吓”跑了。
因为过多的“礼物”会带来压力,有时候也想做一个给予者却似乎无以为报,人性本能就会逃避、逃走。
这种付出不对等的日积月累会导致关系的崩塌和断裂,这适用于任何关系,包括婚姻关系。
其实,我们的潜意识最底层,最核心的需求是去爱,第二层才是被爱。
尽管很多人常常在匮乏的感觉里,习惯性觉得不够、不满足,对于渴求和索取习以为常。
如果静下来面对自己内心的时候,这真的是开心的吗,相信每个人都会找到自己的答案。
比起索取,其实我们更渴望我们成为一个给予者,一个慷慨的有爱的付出者和承担者,成为温暖的阳光,照亮彼此的世界。
所以,感恩那些给予我们“礼物”的人,更要感恩那些愿意接收我们的“礼物”的人,这是爱的双向奔赴和温暖流动,是心灵共振带来的灯火通明。
我需要你,我需要你——可以接收我的“礼物”,因为当我给出这份爱的时候,我感觉世界都亮了。
我需要你,我需要你——可以接收我的“善意”,因为当我给出这份爱的时候,温暖的不止你的心,还有我对于世界的信赖。
感谢你,我生命中那些给我很多帮助的人,还有很多爱我还没有好好回应过,希望我还有机会能给出我的爱。
感谢你,我生命中愿意接收我的“礼物”的人,因为你的慷慨接受,我才感觉到爱的流动,感受着心灯被点亮,以及可以更加信赖这个世界的温暖。
星云大师生前的给予哲学被广泛传颂——给人方便、给人希望、给人欢喜、给人信心……
当我们无欲无求地给出爱,当我们可以活在心灵富足的世界里,当我们用爱去连接彼此,当我们可以点亮心灯,灯灯相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