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越从王雱的构陷中脱身,出任太府寺卿加参知政事已不成问题。正当他踌躇满志、意气风发时,突如其来的打击却令他伤心欲绝。
尚在禁宫中的石越接到太皇太后懿旨,命他火速回府。石越在西华门遇到书童侍剑和一个青年,得知梓儿小产,立刻策马回府,大街上冲撞了行人也顾不上。开封府的捕快们不认识石越,一路追到石府,不敢进去拿人。侍剑和那青年随后赶到,青年让捕快们只管把这笔账记到柔嘉县主头上。
那青年正是女扮男装的柔嘉县主,皇上最宠爱的堂妹,以刁蛮任性、无法无天著称的小主。柔嘉随蜀国公主探望梓儿,遇上梓儿小产,石越被留宫中。蜀国公主与柔嘉一起回宫求太皇太后下旨,请御医诊治,并让石越回府。柔嘉少女心性,想知道石越对妻子是否真心,故而改装成男子与侍剑一起在西华门等石越。因感念石越对妻子一片深情,替他扛下了大街冲撞行人的罪。
柔嘉回到石府,听说石越进了产房,不管不顾地跟了进去。石越抱着梓儿失声痛哭,柔嘉看在眼里,对比蜀国公主的驸马王诜(这家伙对公主很不好),越发觉得石越对妻子情深似海,不觉感动落泪。(这刁蛮小主似乎爱上石越了,参考阿紫爱上乔峰的过程。)
古代医疗条件差,大月份小产经常是一尸两命。梓儿死里逃生,总算保住了性命。然而,石越的红颜知己楚云儿却死在梓儿小产的同一天。
楚云儿因受石越牵连,卷入“反词案”,在开封府受审时被用刑,又感染风寒,一直未曾痊愈。楚云儿被释放后,石越曾去探望她,亲手喂她吃药。楚云儿鼓起勇气问石越,会不会娶她。石越默然无语,随后委婉地表示,他是楚云儿的大哥(我把你当妹妹,对男人而言真是最好的拒绝方式)。
后来楚云儿病情稳定,石越忙于改革,常常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也没空去探望她。梓儿和唐康去探望过一次,楚云儿收养的孤女阿沅认为是梓儿抢走了石越,憎恨梓儿,恶语相向,不肯接受她的帮助。待到楚云儿病重垂危,阿沅派人到石府报讯,正遇上石越被留宫中,梓儿难产,哪里顾得上楚云儿?潘照临安排大夫和仆人过去,大夫只说让准备后事,仆人们不忿于阿沅对梓儿的态度,也不愿尽心。楚云儿在凄凉中死去。
与其说楚云儿死于伤寒,不如说她死于对爱情的绝望。
楚云儿是最早爱上石越的女子,早在他成名之前。那时梓儿还小,不懂男女之情。后来石越渐渐显贵,碍于门第之别,楚云儿心知无望,只能把这份感情藏在心底,一个人承受痛苦。
很多读者对石越不满,他明明可以纳楚云儿为妾,这样楚云儿就不会死。其实,自始至终,楚云儿要的就不是名分,而是石越的爱情。如果楚云儿只是想嫁给石越,那么在杭州,梓儿登门拜访,诚心表示愿意接她进门时,她完全可以答应。但是她拒绝了,她要石越亲自开口,要的就是爱情的承诺。
只是石越抱负太大,要做的事情太多,他这样的人,会把自己的感情控制在一个限度内,不会轻易被感情缠绕。在皇上逼婚之前,石越甚至没有考虑过自己的终身大事。后来娶了梓儿,也是亲情、责任多余爱情。他哪里有心力去照顾楚云儿的心思呢。再者,石越虽然视楚云儿为红颜知己,对她同情、怜悯、感激、愧疚,却从未爱过她。
楚云儿为石越受了刑,这是她最有可能走进石越心里的时候。可即便那时,石越也没有打算娶她、承诺爱她。从那一刻开始,楚云儿就已经绝望了。她为了爱情而活,终究为爱情而死。没有对与错,只是爱了一个不可能给她爱情的人罢了。
相比之下,梓儿要幸福得多。梓儿得到了石越的爱情,不管那爱情是否掺杂了别的成分。梓儿最大的愿望,就是陪伴在石越身边,分担他的快乐和忧愁,而不是要石越一心一意地爱她。从这个层面上讲,其实梓儿更适合石越。
一个女子,爱到没有自我,爱到需要祈求爱情时,就已经无可救药了。从楚云儿认识石越起,悲剧就已注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