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子畏于匡”

读“子畏于匡”

作者: 清心记 | 来源:发表于2024-06-30 21:44 被阅读0次

今日读到论语别裁的“子畏于匡”,孔子处危难之际,临危不惧。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

南怀瑾老师说,孔子的意思是说:“我今天对于中国文化是全心全力贡献在这件事上。也只有我对于中国文化能够接受,能够发挥。”

上天若要灭亡这种文化,就不会让我接触到这文化,若上天无意断绝这文化,匡人也就不能把我怎么样。

就突然感到,若不是有全副身心无愧于自心天地的那种努力,又怎能说出这样有气魄的话来?

这让我联想到佛陀开悟前与魔王对峙,魔王说:“从来没有一位修行者敢在坐下的时候说,若不得证,不起此坐,你凭什么这样说?又凭什么确定自己一定会得证呢?”佛陀默然不言,伸出一指,指着大地。

虽未说一句,但这一指是何等的分量!那必是全心全力,百分之百都不止的努力,才有如此笃定的气魄与镇定。

如果一件事我们还没有十足的把握,或者说内心不够底气十足,就证明我们未曾付出全副身心的努力,那就是百分之百的努力都没做到。

虽然说尽人事听天命,可自问我们是否尽了人事的百分之百?

我们常常未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却心存侥幸的想要获得百分之百的收获。那这是不是一种贪心与妄想呢?

所以去做,去行动,去实践,真的很重要。如果真有佛陀那样艰苦卓绝的奋斗与实践,那我们也可以信心十足,手指大地,因为大地见证了我们的所有努力。

我们如果做到天地无欺,全副身心地实践过,那内心必然泰然自若,临危不惧不乱。

回想自己,真的很惭愧。

当然你可能不想做圣人,但是任何事没有十足的努力,就不要期待十足的收获,否则就是不切实际地自寻烦恼,庸人自扰。

那还可能付出了百分之百的努力,未获相应的结果。

可能会说我们欠缺那百分之一的天赋,那也好啊,至少证明这条路不通,那就换条路走喽。

就像爱迪生在失败1000次以后才找到合适的灯丝,那1000次的失败也是有意义的,证明那种材质不适合做灯丝。

那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动机不够纯正。

每个人都有他的天赋所在,去净化自心,保持头脑清醒,慢慢就会找到自己的天赋所在。

方向找到了,动机也纯正,剩下的就是去做,去努力行动。没有全心全意的努力,就没有大的辉煌。许多聪明人就是因为自恃聪明而未付出十足的努力,结果未有大的成就。

每个人的一天都是24小时没有谁多一分,也没有谁少一分。问题在于我们在时间里挖掘的深度不同,攀登的高度不同。深深海底行,高高山顶立,才有更广大的人生格局。

不过老师还说不要太勉强,就是也要松弛有度。若太急于到达终点,然后拼死加速,也可能未到一半路程就耗尽了自己的所有力气。所以有时休息也是前进的一部分,但休息不是懈怠,要把休息与懈怠区分开。

总之重要的仍然是全副身心去实行啊!

相关文章

  • 吾以女为死矣

    【原文】 11.23 子畏于匡①,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注释】 ①畏于匡:见...

  • 天天学《论语》第285天——患难见真情

    先进篇 【原文】 11.23 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翻译】 畏于匡...

  • 《论语别解》二百九十

    11.23 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别解:1、畏:民间私斗。孔子为匡地...

  • 11.22 子畏于匡,颜渊后。

    11.22 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畏”,是民间私斗。孔子在匡地被当...

  • 11.22 保护好自己就是最大的孝——论语解读

    11.22 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畏”,是民间私斗。孔子在匡地被当...

  • 【经典导读】子畏于匡

    子畏于匡 《论语》子罕第九篇第五章,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

  • 《论语》214☆子畏于匡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本章...

  • 2022-04-10

    2022年4月10日读《论语•先进》 【原文】 11.23: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①为死矣。”曰:“子在...

  • 苏致庸:师傅在自己就不能先死

    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解读: 孔子在匡这个地方,被匡人围住,要杀死孔...

  • 2022-03-17

    2022年3月17日读《论语•子罕》 【原文】 9.5: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子畏于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aop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