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纳兰词传,捧书,静坐,默读。
《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人生若只如初见”让多少人情不知所起,人与人的聚散离合,最消受不得的怕是这一句了。终究不知这位豪门贵公子哪里来的如一江春水的愁绪伴随一生。有人一生都在追求深墙大院里的富贵荣华,也有人身在富贵温柔乡却心切寻常百姓的市井烟火。
而纳兰容若的这首词,每句都有出处和典故。等把一首词读完,一个晌午已逝,忽决时间之脚迈的奇快。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看“简注”里说到“何事秋风悲画扇”出自汉成帝时,受到冷落的班婕妤写下的《怨歌行》,以团扇自喻。百度《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如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弃置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有字不识,查音寻义,再读,望其留在脑海。
很多的词希望自己不仅仅可以记得熟悉的句子,而是整首诗词。在脑海里一遍又一遍的默读希望能够永久记得,怎耐这记忆力总是不大让人满意。现在记得了,过段时间后,无论你是如何的抓耳挠腮却是怎么也记不得了,就像是笼中的鸟儿忽的飞的无影无踪。
班婕妤的生平。
班婕妤(公元前48年―公元2年),汉成帝刘骜妃子,西汉女作家,古代著名才女,是中国文学史上以辞赋见长的女作家之一。是班固、班超和班昭的祖姑。
汉成帝初年,班婕妤补选入后宫,很受成帝的宠幸,封为婕妤。一次成帝到后宫游玩,要班婕妤与他同坐一辆车,然而婕妤却以古之贤君臣在侧,而亡国之主才是嬖女相随的史实加以拒绝。成帝的母后听到此事,大为感慨:“古有樊姬,今有婕妤。”
后来班婕妤因受赵飞燕的嫉妒,遭诬陷,受排挤。她向成帝奏请到长信宫去服侍太后,残度晚年,后死葬于延陵
王昌龄《长信秋词》云:“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暂徘徊。”皆描绘了班婕妤当时的苦闷心境。哈,我是不是要把王少伯的这首诗也查一查?
班婕妤与团扇
班婕妤移居长信宫后,悄然隐退在深宫之中。每天长信宫门打开,她便开始一个台阶一个台阶扫地,生活刻板而单调。她感到自己仿佛秋天被弃的扇子,孤独寂寞。便作诗赋以自伤悼,借以度过光阴,常常触景伤情。她在《团扇歌》(亦名《怨歌行》)中自比秋扇,感叹道:“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用洁白的细绢剪裁的团扇,天热时与主人形影相随。凉秋时节,则被弃置箱中。后世便以“秋凉团扇”作为女子失宠的典故,又称“班女扇”。
婕妤
汉代宫中女官名,是帝王妃嫔的称号.一直沿用到明代。其名之意,据《汉书·外戚传》颜师古注,“倢,言接幸于上也。伃,美称也。”汉代婕妤往往晋封皇后。汉武帝置为妃嫔之首。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骊山语罢清宵半
简注中言这两句用唐明皇与杨贵妃事。“骊山语罢清宵半”即《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长生殿就在骊山华清宫。
“斜风凄雨,古桡岹峭,暮雨未歇。巴山怅望无际,方肠断处,风铃悲切。袅袅疏疏密密,似子规啼血。不忍听,如恨如怨,多少怨情与谁说。
人间最苦伤别离,更那堪,玉魄永湮灭。今宵魂在何处,冷雨里,碎铃声咽。点点滴滴,心似寒泉落飞雪。便纵有万里江山,愧对荒莹月。”
此曲《雨霖铃》是唐玄宗安史之乱后奔蜀途中所作,由于在“马嵬之变”中处死了杨贵妃,玄宗作此曲以寄思念之情、死别之恨。自己身为一国之君,连心爱的妃子都保护不了的悲怆隔着茫茫的时间之河,穿过数千年的历史长廊后依然觉得凄婉。“重色思倾国”,终将害人害己。
而曾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美人在人生的最后一刻当真不怨吗?“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故人心已变,化作绵绵无绝期的恨意。
又把《长恨歌》翻出来读了一读。我的古文基础尤弱,又不满足于望文生义或是一字读半边,字音和词意总是耗费我的精力。等把白居易这首长篇叙事诗和译文仔细读玩,一看时间,大半个钟头过去了。时间在着字字句句里总是稍纵即逝了。流年如风,会吹去一切的过往,无论是欢喜还是悲伤,都消逝成云烟。我们有的只是现在,是当下。
于是当真用一首词消磨了我这寻常百姓的半天时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