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 星期三 天气晴
太阳仿佛就在我们头顶触手可及,从空调房里出来马上大汗淋漓。电动车在外面两分钟,皮肤再挨上去,座位马上被晒得烫人。
中午去买菜,超市门口的马路边,每次都能看到两排并肩而坐的老爷爷老奶奶。
他们各自带一个小马扎,在太阳底下坐着,面前铺了一块旧花布,花布上的泥土被太阳晒得焦干,空心菜、苋菜、豆角等时令菜蔬堆成了高高的小山。
这些都是他们自己种的菜,吃不完便拿出来换钱。菜价比菜场卖得便宜,两元就能买一斤。有行人过来,他们热情的招呼:“小妹,看看有没有需要的?”
“小妹,这菜是刚从园子里摘的,新鲜着呢。要不要来一捆?”的确,菜新鲜着呢,茄子根部的茄和叶子,还水灵灵的伸展着。豆角长短粗细不一,没有超市里那种笔直的豆角卖相好看,但一看就是纯天然豆角,像极了小时候我家菜园子里摘的豆角。
我走到一位老大爷面前,抓了一大包苋菜。大爷接过来,熟练地用旧时的称称好斤两,算了一下价格。
“小妹,2元。”大爷开心的说。我问大爷能不能支付宝或微信,他说现在不能,如果是下午,卖水果的摊主在,可以让她代收。中午热,根本没有生意,除了本地老人在此摆摊,年轻人哪肯出来晒太阳。
我在包里翻了翻,找出两元给他。心想:真便宜,两元钱,现在能买到什么呢?大爷在这里坐一上午,估计连十元都卖不到,更不要提去掉成本净赚钱。
那他为什么还要在这里卖菜?
后来我才想明白:他们卖菜,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生活的有价值,把自己种的菜拿出来与别人分享。
有人跟他们讨价还价,他们欣然接受,一边收钱一边悠闲的跟对面的伙伴聊天。
南方人冬天喜欢围围巾,夏天则出门戴斗笠,穿长裤长袖衬衫,防晒工作做得很好。阳光透过斗笠打在脸上,在脸上形成零零星星的光影,黝黑的皮肤泛着一层汗水,微微泛着亮光。
本土的老人是出了名的勤劳与节俭。只要有一口气在,他们就会奋斗一天,直到生命的结束。我之前的女房东就是园林绿化工人,无论春夏秋冬,严寒还是酷暑,她从不迟到请假,60岁的年纪还在工作,收入比很多白领都高。
有一次周末,中午去买菜,看到她头戴斗笠,面带口罩,胳膊穿着套袖,在太阳底下飞快地拔草。绿化带旁边,散落着十几个绿化工人,他们一边聊天一边干活,忙得不亦乐乎。
还有一次,在市区上公厕,出来的时候,看到几个清洁工用吴侬软语开心的交谈。这时一位阿姨从公厕旁边的小屋里吃完饭出来,热情的跟他们打招呼,交接工作。
他们家里都很有钱,仅拆迁得到的赔偿就够他们祖孙几代人花销,他们都这么有钱还这么努力,把工作当成一种享受。
看此情景,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多少人嫌工作苦、累、工资低,他们一边抱怨着一边受着贫穷的折磨。不愿意放低姿态去赚钱,总想做着体面的工作,拿着高薪,开豪车住别墅。
有人说,在东北,随便找一个人都是官;在南方,随便碰到一个人都是老板。很多人都知道江南富庶,但他们不知道富庶的前提一定是勤劳。
殊不知,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那些资产千万的老总,哪一个不是深夜就寝?早上四五点钟起床?开不完的会,批不完的文件,没完没了的业务应酬,很少有老总像员工一样朝九晚五的。
曾经网络盛传,九点十点都是豪车出行的时刻,那时车里坐着的几乎都是老总。这是多么错误的谣言啊!
我住的小区的豪车,在五点钟车位全是空的,说明他们早就去工作了,朋友圈一年能更新一次动态就不错了。
天道酬勤,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从这些老人身上,我看到了汗水浇灌的勤奋,找到了努力的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