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号按照原计划带孩子们回老家。目的两个,一起看望老人,二是带孩子多去外面走走。
准备出发时店里来了客户,还好友人相送,差一点点就赶不上火车了。首先很感激朋友的尽心尽力终于准时登车,其次是我再次确定我一次只能做一件事情。
出门之前,我再三强调出门在外,一切要听我指挥,不可吵闹任性,每人各司其职,带好自己的东西。
上了火车才发现,食物带少了,原因是火车不知什么时候取消了“销售部”。儿子颇有怨言,还有我额外备足了长袖衣服,晚上火车上的空调特别的冷,好多乘客都躺倒座套下面,不是很体面,这时终于可以安慰一下自己的内务水平了。
原计划在N市孩子舅舅家住两晚,再去乡下陪孩子外公住几天的,还是哥哥考虑比我周全,晚上加班去把老爸接来了。
原计划是25号返惠的,结果到26号下午返,中间缘由就不细说了。
回到家看看暑期计划,7月5号草拟7号开始执行至今7月28号,时间已过半数,再看看分数,都不及一半。
在执行暑期计划的过程中,有哪些是完成比较好的呢?哪些为什么难以完成呢?
第一,中午午睡比较难以执行。
主要原因是设计有问题,午饭时间不能固定,老大2:00之前要去练功夫,睡不到一下要起来,睡觉的地方特别吵。
后来经过协商把午睡的项目给淡化了,孩子们中午都没有睡觉,我觉得很不好,因为休息好是一件比做事好更重要的事情。
第二,老二读书的事情难以执行。
主要原因是他还不识字,要我陪读才行,而我自己经常要照顾生意而不能固定时间陪读,这是老大有有怨言了。
总之,在帮助孩子们建立好习惯的过程并不是有计划有执行就可以的事,而是应该把它当作当下最重要的任务来完成。
时间过半我总结来看待这件事,发现问题出在,我没时间上。
我在培养孩子习惯时,总是想着兼顾做好生意还有照顾老人的一些事情,其实我根本不能同时做好这些事情。
后半部的暑期计划将在原计划中做出一些调整,主要目的以全力协助孩子们达成目标。
在自己能完成的范围里,努力完成一个目标,建立时间观念,知道什么时候做什么,做多少合适,不能做什么。
通过暑期计划的执行小结,我更深一点明白了,一个计划能否完成,一个好的设计非常重要。一个好的计划在设计之初,就应该有运筹帷幄的能力,把一切有可能发生的事情都列到计划当中去,所以所有的执行应该都有备用方案。比如,孩子生病时,如何向原计划目标靠近等。
暑期计划到目前为止,我已经发现了几个明显的漏洞。
第一,谁是第一负责人,没有第二负责人(后备负责人),当我生病时有人在跟进这个事情。
第二,计划前期没有充分设想一下,可能发生的事情。
第三,计划执行后,没有小结。
我发现做任何计划不能,开始执行之后很长时间才小结一次,第一不利于激励机制,第二不能及时发现问题。
其次就是,作为一个计划的设计者,首先要保证该计划参与者通过努力就可以顺利完成。
计划属于做事的逻辑步骤,它协助人们更好达成目标的方法,而如果计划的设计者不具备一个将帅的基本素质(运筹帷幄,时刻把握大局)则很难设计好一个计划方案来的。
一个不完善的方案,不仅不能帮助事情更好的完成,反而会限制事物的发展。
从这个事情可以看出,我自己的亲子教育能力以及内务水平都应该提升的,做的很一般,虽然自己当时就心理有所准备,但还是努力去做着,由此在接下来的暑期计划中,我将原计划中的部分作调整:
首先放弃一些目标,比如生意和家务。
以协助孩子们完成暑期终极目标为首要任务。
每日小结,周结月结。
将任务融入生活,最后形成习惯。
努力去做一个有用的人,尽管目前还不太如意,我还会努力坚持去尝试去做。
我相信这就是给孩子最好的示范。
设计者应有的素质 亲子时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