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太久没有更新过了,上次更新还是我儿子出生,转眼这已经是我第二个父亲节了。去年就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今天就给我的父亲、我的儿子和自己写封信。
我也成了父亲
我儿子出生时呛到羊水导致肺炎,所以在出生的当天就被安排住到保温箱中,我和爱人也就错过了平常年轻人晋级父母紧张的第一夜,直到五天后,我才真正有机会好好审视一下这个小家伙。
那是我第一次抱他,明明才六斤重的小家伙,抱在怀里却让我胳膊微微颤抖起来,生怕粗鲁的动作弄伤他。我也成为了家里第一个抱孩子的人,直到现在还以此为荣。虽然我爱人并不承认,她认为在产房护士曾经将孩子放到她身上,所以她才是第一个抱孩子的人,不过我也不承认。
怎么当父亲?
什么是父亲?父子关系应该什么样?我想应该不只有我疑惑吧。
自古以来提倡父为子纲,我爸爸和爷爷之间的关系中还明显存在这种痕迹。到我这好像仍有残留,即便在我小时候就已经开始鼓励父子成为朋友了。
回想自小与父亲的相处,有些吃力。很遗憾,我没有找到很多温馨的回忆。在我印象中最深刻的就是那几次“忤逆”后哭着向父亲道歉的场景。至于怹带我去过哪里玩、吃过哪些好吃的,都被我忘得一干二净。写到此处时心中也不免涌起些许愧疚。
印象中父亲年轻时话并不多,倒是年龄大后变得有些喋喋不休。怹好像也从没打过我。在我犯错时,怹总是让我站在某处阴暗的角落自己反省,可能是厕所又或是其他地方。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问题更愿意和“脾气火爆、喜欢动手”的母亲讲。
也许就是这样,就像李宗盛歌词中写的那样“两个男人,极有可能终其一生只是长得像而已。有幸运的成为知己,有不幸的 只能是甲乙。”幸运的是我们还有机会成为知己。
说回自己与儿子之间的父子关系,不知道现在是否已经存在这份羁绊,我对他又意味着什么?
他长大后一定不会记得这几年发生过什么,越长大越深刻的理解到父母的爱是无私的,起码到现阶段是这样的。
我知道在他以后某次叛逆时,也不会记得眼前这个让他讨厌的男人曾经每晚两小时给他喂一次奶、换一次尿布,曾经因为他生病偷偷流泪。
我跟自己说:我的父亲曾经也有过相同的经历吧,我只是不知道而已。
父,家长举教者
规矩要教,怎么教?可能是我偏激,每次有人给我传授育儿经时,我都很难有共识。
你家孩子很优秀吗?即便确实很优秀,可能就是因为你教的好吗?这世上有完美的人吗?完美的人应该什么样?自古以来都没人能够给一个准确的回答。人的一生更像是在做一幅画,如果有模板让人临摹,那即便是没有经验的人也能描出个大概,可惜并没有。
这种想法有些偏激,伤了一些关心的人。但是对于儿子的教育我更愿意按自己的方式,因为我知道我想让儿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我脑中有一个模板,表示不出来,但它就在那里,那就是以后我儿子要成为的样子。
我相信一个只能上学考高分、到社会发大财的孩子不是我最想要的结果,也许是因为从小我的长辈们都是这样评判我们的吧。这几年看了太多从小品学兼优的孩子长大后遇到小事就轻生的新闻,见识了太多有钱人背后的阴暗,这些标准可能在我对儿子的关注点中只占一个很小的角落,就像小时犯错罚站的角落一样小。
也许我也被洗脑,被流行的“素质教育”冲昏了头。现在说这些还为时尚早,毕竟当前我最重要工作还是要让他能清楚的喊清家人的称谓。
至于以后的规划还是有的,曾经无数次想过要给他培养什么。学学武术,让他上学不受欺负;学学音乐,让他能更受女生喜欢;学学美术,让他爸妈总不至于白学了那么多年...
想法很多,但现在看来并不好实施,毕竟教他如何上厕所就已经让我头大。连吃饭坐在餐椅上都管不了,却在为以后能不能成为人上人而头疼是不是太早了。
也许是他年龄太小,又或者是因为我的刻意纵容,以致于我姐经常说我是没有原则的宠溺。原则我是有的,只是没那么多而已。
男孩和妈妈最亲,却和爸爸最像
我爸爸的性格与爷爷相比,不说一模一样,也是八九不离十。虽然我父亲坚持反对我们的看法,怹认为怹要比爷爷性格好得多。我理解他的坚持,因为别人说我性格像怹的时候,我也是这样反驳的。
难道这也是传承?
不出意外的话,我儿子以后也会以和我性格相似而感到羞愧。
我爸爸传承下来的东西很多,不过很多都被我刻意隐藏了起来,比如勤劳和热情。
说我懒我是不会承认的,但是与我爸相比确实差的很远。在我印象中,好像就没有我爸不会做的事情,“文能提笔做策划,武能上房把灯挂”。即便现在岁数大了,也很少能见到他什么也不干,慵懒的躺着,也许只有每天泡脚的那半个小时才算“偷懒”吧。
至于我,我的勤劳是具有不定时、不定量等特点的。一时兴起也不在乎脏活累活,可不想动的时候,谁也别想指使我。
现在扫地、拖地有机器人,洗衣服有洗衣机、烘干机,窗户都有机器人,洗碗有洗碗机,就连炒菜都有炒菜机了,以后还有多少活能留给我儿子表现?我猜他以后会比我懒吧。
如果说勤劳不指望儿子比我强,但热情最好能比我强。
从小到大,我家就像个大型驿站。亲戚们来来走走,在我童年期间就没有断过。我爸总是非常热情的对待所有人,家里就一直热闹不断。
也许是小时候学习差、长相又一般,不太招别人喜欢,又或者是我爸妈一直坚定的贯彻先人后己、先公后私的优良传统。总之感觉自己一直徘徊在一群人的外围,得不到关注,也没有自己想要的关心。
长大后越来越不喜欢长时间处于热闹中,我的热情只能维持在刚见面的前半个小时,或者酒后。有事情不喜欢麻烦别人,也不喜欢别人来麻烦我,把一切关系维持在礼貌的程度。我妈也总是埋怨,说我越大越不合群。
我不冷淡,只是想把所有的热情都放在最在意的事情上,比如陪儿子长大。
希望我儿子能更好的处理这份热情,不要再让他奶奶说他不合群就够了。
最后想对儿子再说几句话
人没有模板,做成什么样也是对的。也许未来会有人对应着自己想象的模板要求你,把你说的一文不值,不要在意,因为他那个模板就是错的;
有人打你,不用忍,扇回去;
慢一些,时间没有那么多,不足以让你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少选择几件事,做好它就够了;
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太多了,总要走下去,把眼光放远一些也许会好接受一些。但是也不要看的太远,毕竟尽头终是黑暗;
希望你记住,当你第一次和爸爸吵架时被爸爸揍了,你要理解我,毕竟我也是第一次和儿子吵架,不要气太久,尽快给我道歉。
这些话是我对儿子说的,也是替爸爸对自己说的。
最后一句,记得每年父亲节和爸爸一样,对爸爸说一声“父亲节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