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卡尔说:“ 读好书,就是和高尚的人谈话。”
![](https://img.haomeiwen.com/i2677301/13637d7a2b7f5d78.jpg)
如果一本好书摆在你的面前,你却不能理解书中的内容,“他”与你谈话,也不过是对牛弹琴罢了。
《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作者告诉我们,“分析阅读”可以帮助我们真正理解一本书,理解作者的意图。
这本书的作者有两位,一个是莫提默•J•爱德勒,另一个是查尔斯•范多伦,这两位大师在教育界都是享有盛名的教育家和学者,他们曾合作了《大英百科全书》,并且因此而享誉世界。
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作者把阅读分为四个层次,分析阅读便是书中着重讲解的内容。
分享阅读分为三个阶段,昨天的笔记中介绍了第一个阶段的四个规则,回顾一下,它们分别是:
1.用检视阅读法判断一本书的类型;
2.简短概括整本书的内容;
3.使用思维导图列出书籍的大纲;
4.找出作者的写作目标。
今天为大家分享第二个阶段的四个规则:
1.寻找关键词,理解词义,与作者达成共识
哪些词是关键词呢?
一些专业用语、生僻词,新的概念名词等等,或者作者反复提到和强调的词语,以及那些特殊标记的词语。
找出这些关键词,并且做上记号,作者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把它们圈出来。
如果是在略读的时候遇到不能理解关键词,我们可以先掠过,读到后面,结合上下文,可能慢慢就懂了,如果读完仍然不懂的话,可以去查字典,或者搜索。
作者强调,关键词不可忽视,只有当我们真正领会了作者的用意,并且与作者达成了共识,我们的理解力才会取得进步。
2.找出文章主旨;
也就是找出书中阐述的知识或者观点,作者通常采用的是叙述句。
作者往往会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笔墨,采用大段的举例,或者各种相关的论据。
相比于关键词,主旨可能更容易找到,作者一般会把重要的论点凸显出,加粗或者涂色。
当然不是每一本书的主旨都是那么的明显,有的作者可能故作高深,或者本身逻辑不清晰,导致主旨不明显,作者建议,可以通过寻找主旨线索的方式来找到主旨。通常阻止线会隐藏在一本书的最主要的论述中,也许是前提,也许是结论,有时候会在开头部分,有的会在结尾部分。
当我们找出主旨句后,是不是就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还是细嚼慢咽品出其中滋味呢?
《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告诉我们两个验证的方法,一个是用自己的话复述,另一个是结合观点,试着列举相关案例。
要能够做到其中一点,就表明我们理解了作者的观点。
3.找出论述主旨的内容
当我们找出文章的主旨后,再找出相应的,能够证明主旨的内容,并且在空白处做上标记,按顺序标示出来,然后再用简洁的语言把它概括出来。
4.思考作者解释了哪些问题,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如果不是为了消遣,我们阅读的目的通常是为了寻求帮助或者解决问题,带着问题去阅读,才能从书中找到答案。
这样,一本书才算真正读透。
虽然至今为止我还不能自信地说,已经读透了哪一本书,但是我尝试过一周读一本书,每天写1到2千字的读书笔记,那段时间,每天都沉浸在收获的喜悦之中。
关于阅读的书已经读过几本,这本《如何阅读一本书》,对于如何理解一本书,可以说是写得非常的详尽,值得一读再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