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谈写作
如果没有读者,还要写吗?

如果没有读者,还要写吗?

作者: 素衣月 | 来源:发表于2018-09-11 18:46 被阅读234次
新手咖啡馆,馆名出自雷蒙德·卡佛同名小说。  图源:写作者拍摄

加入007不出局写作群,有一个多月了。写作的益处,定期输出的痛苦,收获作品的幸福,也都一一体味过。然而,前些天听了吴伯凡老师的得到专栏“认知方法论”的一课——《存量与增量|认知的辩证法》,又得到了新的启发,对写作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写作——思想的“左右互搏”

在吴伯凡老师看来,建设性对话是符合辩证法的。双方开始一个对话,就像开启一个棋局,在你来我往的观点交锋、追问、辩论后,得出一个双方都认可的结论。这结论远高于双方最初持有的观点,是新鲜的、超出认知存量的。也就是说,双方从对话中获益,得到了认知增量——一个事先预想不到、又合乎情理的结果。

由此,我们可以领悟到,写作就是我们内在展开的一场对话,是我们思想的“左右互搏”。把脑内的思考落笔成文,是把思维客观化、具象化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我们的自我会分成两个——“言者”和“听者”。“言者”说出来,“听者”听到后,会进行思考,再悄悄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面对“听者”提出的观点,“言者”会做出适当反应。这样循环往复,便织就了一张严密的意义之网。通过写作,我们将思维客观化,清晰呈现自己的思路和漏洞,反复修改完善,查补知识版图中的缺失,最终实现认知迭代。这不单是“输出倒逼输入”,更重要的是在“左右互搏”的辩证思考中,让自己的内功愈加深厚,思想愈见深度。

如果没有读者,还要写吗?

在认知写作课中,有学员曾请教过一个问题:默认有一个读者,才是写作的正确姿势吗?阳老师的回答是,建议提问者参考埃科谈文学中《我如何写作》的小节“作家和读者”里的观点,认为埃科的态度非常明确:

作家只为自己而写作,说出上面那句话的人,你不要信任,他们不但不承认,而且是满口谎言的自恋狂。

我经常扪心自问如果有人告诉我明天将有星际灾难,宇宙将要毁灭,没有任何人会看到我今天所写的文字,我是不是还会继续写作。我的直接回答是否定的。如果没有人读我写的东西,我为什么还要写。

当初看到这个回复,总感觉有点偏颇。现在想来,或许是因为它把“写作”定义得狭窄了。埃科这段论述,是针对作家的身份。作家是面向公众写作的,只为自己写作的人,自然不能称为“作家”。但是,“写作”涵盖的范围,本就不止面向公众、读者的写作,还有面向自我的私写作。

自我,不是一个固着的概念。如同前面所言,自我的思维是可以迭代升级的,所以我们可以用写作审视自我,辩证思考,修炼内功;自我的记忆在不断新增、消退,思想也被生命之河冲刷、形塑,所以我们写日记、游记、书评等,可以将人生各阶段的记忆和思想封存、保鲜,供日后品味。由此,线性的人生历程骤然立体起来,不但能看到最终形成的风貌,还能清晰辨认历历层积。

或许你也和我一样,经历过辛苦码出的文字鲜有卒读的失落。或许因为这个年代大家对深度阅读的耐心有限,也或许因为我们所写的文字本就与他人无关。写作,就是意义本身,就是对写作者最大的奖赏。

如果你把写作当作修炼内功的途径,那么,即便你写的很多文字没有被他人看见,你由写作深化的思想、积累的知识、提升的文采,终究会在你日常的谈吐、某次的演讲、某篇对外的文章中,光芒大盛。

写作时,如何面对“行动瘫痪”?

写作的意义和功用,我们都很清楚了。但是,面对写作这件事,往往还是很容易陷入“行动瘫痪”。毕竟,要捕捉飘忽的思维线索,把它们一一“捉拿归案”、落地成文,还要自我质疑、直面自己思维薄弱之处,绝非易事。

所以,我们在写作之始,不仅要知晓写作的意义,更要正视这本就是一个反人性的、艰难却有益的过程。写作如生育——酝酿时便像受孕怀胎,小心翼翼地寻找灵感、孵化文心;写作过程更如生产,极费精力,还时常“难产”;但最终看到诞生的“孩子”,便感觉之前的痛苦无比值得,心中漫溢成就感和爱意。写作又如智力游戏,富有挑战,耗费脑力;投入其中后,心流涌现,趣味无穷,最终收获丰沛的效能感和自信。

具体方法,可以尝试“快写慢改”:先设一个番茄钟,然后开始写就对了,就像初学游泳,不要左思右想,屏住气就把头扎进水里熟悉潜水的感觉。把想到的东西写下来,不确定的地方用占位符标记一下就继续往下写,尽量不要打断心流。初稿写完后,再对照“写作清单”慢改,对不确定处查证补缺,最终内化成高超的写作能力。用生育打比方,就是不需要构思完全成熟再落地,先“早产”出来,再进“保温箱”培育,一样能得到健康的结晶。

最终一句话:不要管别人看不看、怎么看,先自己写爽了再说。


相关文章

  • 如果没有读者,还要写吗?

    加入007不出局写作群,有一个多月了。写作的益处,定期输出的痛苦,收获作品的幸福,也都一一体味过。然而,前些天听了...

  • 写作和视频的优劣

    作品要写的跌宕起伏,矛盾丛生,才可以吸引读者,也才可以刻画人性,但如果没有铺垫,没有自然的过渡,很容易给读者做作的...

  • 如果没有读者,你还会继续写作吗?

    昨天是我生日,我写一篇题为《生日》的短文,可能太久没写作的缘故,颇感力不从心,但心想既然动了念头,好歹坚持完成。 ...

  • 周老师写作群语录(四十六)

    写作和演讲,都需要学会自言自语。有读者(听众)要写(说),没有读者(听众)也要写(说)。 我以前在本子上写日记(修...

  • 2020-04-01 练习写作

    一定要写标题 为什么要写标题?1.没有标题增加了读者的筛选价值 2.好标题可以吸引读者的眼球 3.一个好标题是读者...

  • 如果没有网络,你还打疫苗吗?

    虾君发现最近药品问题越来越激烈,从揭露高价药的电影《我不是药神》到长生生物公司违规生产狂犬病疫苗,一个是为了降低药...

  • 如果没有天堂,你还信耶稣吗?

    首先声明,这个问题是不成立的和不值得生发辩论的。即便如此,我还是要来写写这个问题带给我的一些思考。言归正传。 今天...

  • 如何写好文章🔛

    写文章一定要写读者愿意看的文章吗? 其实写文章跟卖商品是一样的,那么,你会去卖没有人买的商品吗? 当然不会,所以我...

  • 12月现象级英语社群写作反馈复盘二

    第二次写作是译写,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如果按中文来直接翻译的话当然没有问题,但是如果要写得好,抓住阅读者的眼球...

  • 如果写作没有带给你什么,你还会坚持吗?

    如果写作没有带给你什么,你还会坚持吗? 好多人会问,你干嘛要写作啊,会赚钱吗?现在你有稿费吗?这么文艺范啊,好多的...

网友评论

  • 片片枫叶心:初读到您的文章标题《如果没有读者,还要写吗?》,这一问,仿佛击中了我的痛点,我的内心一阵慌乱。因为最近我受到了来自先生的打击,他说我写的文章,没有考虑到读者爱不爱读,也许自己已经感动哭,别人连一点感觉都没有。您这么一问,让我有了立即想知道答案的冲动,于是,快速的浏览了一篇,又认真地读了几篇。01写作——思想的“左右互搏”
    您说得对!写作就是我们思想的“左右互搏”。当我们读了书,学了知识,我们就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自己的观点,于是我们想写作了。而写作就是将我思考整理出来,形成文字,这样会促使我们的认知升级。正如您所说,在“左右互搏”的辩证思考中,让自己的内功愈加深厚,思想愈见深度。02如果没有读者,还要写吗?
    即便你写的很多文字没有被他人看见,你由写作深化的思想、积累的知识、提升的文采,终究会在你日常的谈吐、某次的演讲、某篇对外的文章中,光芒大盛。这段话,我摘录下来了,在我懈怠时读,它将会激励我向前。为了我们的人生饱满,没有读者,我们也要写下去,一直坚持下去,直到我们站在南极的土地上。03写作时,如何面对“行动瘫痪”?
    有人说过,教育是反人性的事情。而写作在我认为,要坚持下去,也是要一次次违背人性。人天生就是懒惰的,而自律是克服懒惰最好的方式。一周一篇,让我们找到节奏感,变得自律起来。自律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当你养成好的习惯,并享受到成果时,你的幸福感会增加。 为了我们幸福,我们也要坚持下去。你所说的写作要“快写慢改”非常好,我下次一定试试。

    读完您的文章, 特别是最后一句话:不要管别人看不看、怎么看,先自己写爽了再说。您的标题答案也肯定了,我心底仿佛一起石头落地了。一是为了您的没放弃,二是为了我的不孤单。我那脆弱的心,又开始慢慢变得强大。感谢您分享的好文章!您的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很有见解!向您学习!

    建议:多分享这些写作方面的知识,让我跟着您一起成长!
    素衣月:@片片枫叶心 感谢您这么用心的点评!接下来还有七年,我们互相鼓励,继续坚持!:fist:🏻

本文标题:如果没有读者,还要写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atp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