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作和演讲,都需要学会自言自语。有读者(听众)要写(说),没有读者(听众)也要写(说)。
我以前在本子上写日记(修行感悟),2015年冬天开始手机写作,慢慢不习惯在本子上写了。因此现在的手机写作就是日记。
不会创造时才需要读很多书,真正的写作素材在自己,不在书本中。
修行是学会独立,写作也需要独立,越独立则境界越高。
写作是写作的老师,只有通过坚持不懈地写才能掌握写作,依靠老师,或者轻易放弃,都不会成功。
每个人完全无依无靠时都可以开悟。
写作最好的方法是坚持,永不放弃。没有坚持,报再多培训班没有用,因为任何技法都必须通过反复重复练习才能掌握和熟练。
真正的学习靠自己自学,老师的作用非常有限。
坚持源于热爱,自己付出百分之百努力,别人才有可能帮助到你。
自己不热爱,不竭尽全力,别人是不可能帮得上的。
孟子通过读圣贤书成为圣人,通过自学成为作家的人也很多。修行也可以自学,书就是最好的老师,永远不离不弃,不会疲倦。
古人说“学然后知不足”,我们通过写作就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主要在于读书少,尤其是读儒释道经典太少。
感觉没有素材,其实是不会表现自己的思绪思想,不敢表现自己,原因还是脑子存储的词汇语言少,因此表现方法单一,自己都觉得枯燥。
真正的自信和底气来源于广博的阅读,深刻的领悟。思想丰富,境界高远,自然就有信心,可以为自己写的每一句话负责,经得起任何读者的检验。
否则就会自我怀疑,犹豫,遇到读者的批评就会不知所措,甚至想放弃写作。
写作的功夫都在写作之外,写作表现的是人,表现的是人的修养,学识,品德,勇气。正因为难度高,所以能够从事写作的人很少,能够写好的更稀有。
故事每个人都有,感情思想每个人都有,也有写作的兴趣,可是为什么不能坚持,为什么提高很慢?原因就在于阅读出现了问题。
阅读很费脑子,需要思考,因此真正能够热爱读书的人其实很少。
写作其实就是思考并且表达思想感情,是创造性劳动,比阅读更艰难。
读书都不能深入,坚持,想要坚持写作,那就更不现实。
真正的写作者首先是阅读者,优秀的写作者首先是优秀的读者。读圣贤书,经典书,才能成为君子或者贤人,写出醒世救世的文章。
自己如果浑浑噩噩,迷迷糊糊,没有远大志向,不知道前途在哪里,如何能用文章载道。
读经典和修行是打开自我的方法,否则就一直在自我的牢笼中徘徊,犹如井底之蛙,眼界始终有限,甚至看不到希望,放弃写作。
真正的写作者就是修行者,否则很难做出成就。
坚持就是成功,但是只有热爱才能坚持。而热爱的原因是写作就是你人生的意义,就是你的事业,否则谈不上热爱。
读书其实是让我们学会思考,读儒释道经典就是学习圣人如何思考,如何做人做事。读古今中外最优秀的人写的书,就是拜他们为师,以他们为友,为楷模,榜样。
博览群书的人怎么可能写不好文章,怎么可能做不好人和事。
拒绝经典,就是拒绝与优秀者为伍,必然会落入平庸而不自知。
爱动脑,勤动脑,才能享受思考的乐趣,热爱思考,灵感必然源源不断,每天都有写不完的文字。
不爱写作,写作不能持之以恒,都是失去了精进,懒惰心作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