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双创建设”是我区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工作部署。在新的市场环境下,我区科技孵化器及众空间正呈现新特征,具有经营主体多元化、商业模式更加丰富,服务领域更加广阔,专业能力更强等特征,更能满足多样化创新创业要求。同时也存在以下问题。
1、高层次、高素质专业人才短缺,人才引进困难。
众创空间作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除需具备完善的基础服务设施外,更要为创客和创业团队提供专业技术和团队建设支持,但我区一方面受地域环境等因素影响,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吸引力不强,引不来,留不住,另一方面,我区孵化器及重创空间处于发展初期,人才,培育机制不够完善,导致运营管理,人才缺乏。
2、社会公共认知不足,没有意识到孵化器及众创空间的重要性。
虽然政府极力重视孵化载体,对我区创新创业活动服务作用,但实际孵化器及众创空间,在促进科学成果转化带动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并未获得社会公众认可。
一是企业和创业者对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帮助其创新创业的功能作用认识不到位。
他们出于低成本的创业诉求选择入住孵化平台,入驻之后则表现出画地为牢的行为趋势,忽略孵化平台的服务功能。
二是社会大众对孵化及众创空间的存在价值认可度不足,将其视为变相地地产投资或房屋租赁行为。
三是政府在科技和经济方面的作用认识不到位,把建设孵化平台是为招商引资的面子,工程。
3、周边公共配套设施仍需进一步完善。
如我区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中心,建筑面积4078平方米。是我区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大的公共服务场所。该中心既有服务功能,同时具有孵化功能,入住电商企业30多家,销售总额近两亿元( 2018年数据),但由于周边公共配套设施,无法满足工作人员的基本需求,导致人才资源处于引进来,留不住的困境。
因此建议:
一、鼓励培养孵化器及众创空间,运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
从事孵化器及众创空间运营管理的人员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入孵企业提供专业化的服务。一方面,政府可通过给予一定补贴的方式,鼓励孵化平台组织行业交流会,分享和推广成功经验和案例。
另一方面支持孵化平台,建立专家智库支持小微企业。企业发展需要多方面的资源及知识技术,企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建设专家智库可以为广大小微企业服务,解决创业之初高级人员短缺的难题。
二、扶持孵化器及众创空间,增强投资金融等综合服务功能。
由于孵化器及众创空间平台资金能力有限,往往按照现有的服务内容和方式,提供办公场所,电子网络等基础服务功能单一,难以获得社会公众的认可。因此,强化孵化平台的创业融资服务至关重要,孵化器及众创空间,可通过提供金融服务,引进风险投资,建立创业基金、提供银行担保职能,为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扩大其服务功能和社会影响力。
除从社会上寻找资源,争取政府资金支持,也是获取资金的主要渠道。政府应对具有成长潜力的孵化平台,进一步简化申报流程,缩短资金到位的周期。
三、加强孵化器及众创空间公众配套设施建设。
完备的基础设施和齐全的配套功能是孵化平台,将人才引进留住的关键。政府应加大力度,完善孵化平台周边生活性配套设施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完善孵化平台的生活服务功能,抓好职工公寓(或商住楼盘)、学校,金融网点、医院等配套设施建设,解决孵化平台和入孵企业职工衣食住行、娱乐购物、就医,子女就学等实际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