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复旦名师陈果:人生哲学课(共2册)

复旦名师陈果:人生哲学课(共2册)

作者: lomidely | 来源:发表于2022-02-09 09:27 被阅读0次

    个人感悟:知我所是,如我所是。

    越来越感觉人生百态,自成一态,就是生活的本质。人本身属性复杂,所以不必拘泥于某一种,活出最真实的自己,你就是那风情万种而独一无二的你。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成长经历,不同的阅历认知,造就了不同的我们,作为不同文化属性的载体,不同基因信息的载体,不同感情传递的载体,做好载体就够了。不论结果,不论过去,不论未来,只论当下。此刻,我是谁,此刻,是否快乐,此刻,我是否起舞?时时刻刻起舞,分分秒秒有意思,日日夜夜有意义。

    划线笔记

    复旦名师陈果:人生哲学课(共2册)
    陈果
    290个想法
    
    ◆ Part 1 生命可承受之“重”
    
    >> 利益的纠结使人们陷入怀疑和被怀疑,而真诚的交往则教会了人们什么是信任和被信任,前者有助于我们在斗智斗勇中赢得胜利,后者则使得我们内心安然而终身幸福。
    
    >> 当我们自以为在用“善意的谎言”保护他人免受伤害时,他人受到的最大伤害恰恰来自于我们借“善意”之名“不诚实”和“不信任”。
    
    >> 我们能欺骗的往往是信任我们的人,而信任我们的人最不能承受的就是我们欺骗他们。
    
    >> 如果一个人无可避免地生而有弱点,那么不能接受自己有弱点,恐怕才是他最无可救药的“弱点”。
    
    >> 我们发现那些人性的不足之处,比如怯懦、自私、贪婪、虚伪、无知……归根到底,殊途同归,症结在于“弱”——怯懦在于面对强者时勇气羸弱,自私在于受功利诱惑时人情薄弱,贪婪在于应对欲望时理性软弱,虚伪在于外强中干、底气贫弱,无知则毫无疑问源于知识的匮乏,即弱于“智”。
    
    >> 人性的问题,终究是人心的问题;人性的弱点,终究源于“内心的软弱”。
    
    >> 意志源于心智坚定、不可动摇;勇气源于内心无所畏惧;谦逊源于心存敬畏;豁达源于心胸宽广。要摆脱人性的弱点,除了使内心逐渐强大,我们别无他途,而这个过程就是一个人的自我完善,就是一个人的生命修行。
    
    >> 自我完善,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前提——看清真实的自己。
    
    >> “改变我能改变的,领受我改变不了的”——对自己身上可以改变的地方尽力去自我修缮,对自身不可改变的东西则予以尊重、接纳,学会与之共处。
    
    >> 善意,根基上乃是有情有义,它起于一片赤诚,最终往往体现为一种生活的智慧。
    
    >> 或许死亡本身包含着这样一种自然所赋予的、不易察觉的温柔美意——这块令你耗尽一生而难以摆脱的“巨石”,恐怕唯有死亡才能使你彻底放下;这一条忧心忡忡的人生道路,唯有走到尽头,你才有机会无所顾忌、心安理得地沉入一个永久的无梦之眠,享受完全的清静。难怪作家海明威的墓志铭只有简单的六个字:恕我不起来了!(Pardon me for not getting up.)这位对我而言闪闪发光的文学家,用他最简洁的方式说明了他对生的不耐和对死的安然。
    
    >> “尼采孤独得近乎疯狂,最后在疯狂中摆脱了孤独”
    
    >> 我们大多数人贪婪地祈求生活之乐多多益善,几乎每个人都在抱怨生活之苦没完没了。殊不知,生活之为生活,苦与乐皆是她的真味,谁要是拒绝接受生活之苦,注定也会被剥夺生活之乐;两者之间往往不存在取舍,要么全要,要么一样也没有。
    
    >> 好朋友曾对我说“没有不幸,就是幸福”,能拥有琐碎的苦恼,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 “重要的不是离群索居,而是独立思想”[插图]
    
    >> 社交往往有两种类型:要么是利益驱动下的人脉构建,要么是一群寂寞者的相互取暖。
    
    >> “任何一种关系,只要能被标价,不论小数点之前标了多少个‘0’,它都不可能是珍贵的”。
    
    >> 真正美好的交往,都是发自内心的赤诚,是金钱无力收买的。
    
    >> 母亲曾对我说“人总是对最亲密的人最残忍”,恐怕就是因为当我们距离太近了,对方身上的缺点就被放大了,那些远观时曾引起我们赞叹不已的优点却成了近看时的盲点,人们就此遗忘了尊重与爱,于是不再包容、不再心存感恩。
    
    >> 当我们不用被迫地与他人对话,才可能恢复与自我的对话。人是通过思考自我而非思考世界来初次亲近智慧的,正如人是在自我批判而非批判他人的过程中展示其勇气的。当我们真正体验到了孤独的美好,我们才真正学会了品味自我;品味自我才能品味生活、品味生活中的他人,孤独令我们更懂得生活,也更珍惜“人”。
    
    入定?
    >我们倚着树,凝望着远处天际的云,久久地出神,渐渐地,我成了云,云成了我,云点化了我的心。
    
    >> 思想者千差万别,而他们往往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思想在孤独中萌动,在孤独中酝酿,在孤独中降生,在孤独中历久弥香。
    
    ◆ Part 2 换一种看法,便是换一种活法
    
    真正做到四海为家,也就不再是无家可归。
    >人的精神若找不到可以长久安顿的“家园”,也就谈不上“归属感”,那人生只是一次漫无目的的漂泊,看似四海为家,其实无家可归。
    
    >> 人的精神若找不到可以长久安顿的“家园”,也就谈不上“归属感”,那人生只是一次漫无目的的漂泊,看似四海为家,其实无家可归。
    
    >> “不是世界离你远了,是你离自己的心远了”。
    
    >> “过去或现在,人性总是相通的。”
    
    >> 所谓“成就外功”,其评判依据自然是“外在的标准”,即“外在于我的东西”。“外在于我的东西”有很多,大致可分成两类,一类与我无关,比如天地山河,比如风霜雨雪,比如别人的生活;另一类与我相关,是“我所拥有的东西(What do I have)”。这两者当中,当然只有后者关乎我的“成功”。换言之,我们评判一个人是否“成功”,外在的标准是看他拥有什么。一般而言,一个人所拥有的东西越多,在旁人眼中他就越成功。
    
    >> 除了这些有形的、物质的东西,还有另一类东西,也是我们能拥有的。它不能为我们直接带来物质享受,却比物质享受更温暖一些、更有内涵和亲和力。通常我们称之为“修养”。修养包括“修身”与“养性”两个方面。
    
    >> 以上罗列的“成功”,不论是“功利之功”还是“修养之功”,我都将它归为“成就外功”。当然,后者远比前者更贴近我们的内在,不过,两者有一个共性:它们或多或少是可以用钱“买”来的。另一个更为本质的共同点则是:虽然我们能拥有它们,但是它们并不真正属于我们,我们无法永远占有,我们注定会失去。
    
    >> 要知道“to have(拥有)”与“to  lose(失去)”是一对双胞胎,从来相生相伴。
    
    >>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在谈论人的本质时,为人区分了三个不同层次。最外层是“我在他人那里是什么评价(What do I look like in other people's eyes)”。
    
    >> 中间的层次是“我拥有什么(What do I have)”。
    
    >> 最内层是“我是谁(Who am I)”。
    
    >> “人格力量超越时空。即使有一天,人不在了,人格还在,魅力还在。
    
    >> “功利之盛”能压倒人,“修养之美”能愉悦人,“灵魂之高贵”能拯救人。
    
    >> “内外兼修”——“修炼外功”以保障“物质生活”的充实与丰富;“修炼内功”以欣赏“精神世界”的海阔天空,实现灵魂的安宁与幸福,那是至高的、纯粹而甘美的欢乐。
    
    完美错开01问题,哈哈哈
    >“I am always trying……(我从未停止过努力成为一名绅士)”——完美的答复。
    
    >> 因为他们是凡人,和其他人一样,而凡人难免犯错。但是和其他人不一样的是,他们虽羞于夸耀自己的才能与贡献,却勇于承担自己的罪责与过错,他们会发自内心表达诚挚的歉意,更竭尽全力、想方设法予以补救,这常常使他们更容易得到旁人的理解与宽谅。
    
    >> “对强者,他将他们视为自己的兄弟;对弱者,他将他们视同自己的孩子”[插图]
    
    >> 追根溯源,风度源于一种最古老也是最伟大的力量:道德。风度之优不在于言辞之间的滔滔不绝,不在于举手投足中的风流倜傥,风度的本质是一种震慑人心的道德力量。
    
    >> “无所在等于无所不在,无心意味着无处不用心”。
    
    >> 真正的“风度”必须是经过深思熟虑和严格教养而修成的正果。教养的内容:公正与仁爱。教养的核心:道德。
    
    >> “不知原谅了什么,诚觉世事皆可原谅。”
    
    >> 。“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
    
    >> 就像我们对孩子的爱,“适度”便是真爱,“过度”就成溺爱,不但无益于孩子的身心成长,还有损于他们健全人格的塑造;美其名为“爱”,却早已在“过度”之中偏离了“爱”的本质,反受其“害”;口口声声“为他好”,却已然成为了无形之刃,切割了他最为宝贵的“自由意志”。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 不明,何以能智?看不清楚、看不真切,何以能想得明白、想得透彻?因此要达到“智”,必先要“明”。何以明?——“自知者明”!
    
    >> 我们前面提到的“自信”也好,“自负”也好,有一个相通之处:相信自己。而它们两者的不同之处恰在于:是否“自知”?是否自明?也就是,对自己有无清醒的认识?
    
    >> “自信者”首先当是自知者——冷静地看清自己的能力,公正地评判自己的水平,包括自我之所长、自我之所短,然后相信自己能扬长避短、取长补短;“自负者”则相反,往往是不自知者——看不清自己的真实水准,掂不出自己几斤几两,所以无法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于是过高地估计自己,盲目地相信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 眼中无法,意识上也就关闭了理性,心内无天,精神上也就抛弃了敬畏。
    
    >> 自负,说到底,往往是井底之蛙无知而盲目的自欺欺人。
    
    >> 人与人的爱好、志趣、理想各不相同,一个人如果能专心致志于自己情有独钟之事,尽其力、显其能,已是很大的幸运、非常的幸福,又有什么必要追求事事皆通、无所不能呢?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典型的自负。知道自己知道,开始自知。知道自己不知道,达到自知。不知道自己知道,开始觉悟。
    >我所欣赏的自信,基于完整的自知——不但知我所能,而且还要知我所不能。
    
    >> “极端”如同“黑白”,非此即彼,太过极致纯粹,“中道”则如“灰”,有近乎白略带黑的浅灰,有接近黑而少掺白的深灰,其间还有各种比例调和之下的这灰那灰种种灰,层次不同,变化多端。
    
    >> “知我所能,我所能者,尽善尽美”;“知我所不能,我所不能者,虚怀若谷”。
    
    >> 真正的自信者,会用一生的时间来探索什么是力所能及之事,对于它们,我要尽可能做到完善,不是敷衍、不是应付、不单求完工交差,而是要言之必行、行之必果、竭尽全力、善始善终;同时,真正的自信者,每一天会用一定的时间来反省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于我不懂、做不好的东西,我要保持谦逊、保持尊重、保持风度。这是我勾画出的“自信”和“自信者”的精神样貌。不过,“知我所能”指的不仅是知道什么是在可见的能力范围之内、我做得了的事,比如搬柴送水、洒扫应对,更至关重要的是,“知我所能”意味着深入挖掘自我尚未展露的潜能、了解自我内在的天分,然后尽己之力使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天赋获得最大程度的施展。
    
    ◆ Part 3 谢谢你,陪我一路同行
    
    感谢那个人,那些人。。。
    >那些在我们失意之时闻风而散的往往正是原本蜂拥而至的人,而恰恰是那些责备我们轻率、批评我们自以为是,让我们懊恼不已、败兴而归的人,在此时会源源不断地提供最强大的精神支持。我们不会怀疑,这样的一个朋友,不论他是贫是富,他始终宝贵。
    
    >> 那些在我们失意之时闻风而散的往往正是原本蜂拥而至的人,而恰恰是那些责备我们轻率、批评我们自以为是,让我们懊恼不已、败兴而归的人,在此时会源源不断地提供最强大的精神支持。我们不会怀疑,这样的一个朋友,不论他是贫是富,他始终宝贵。
    
    >> 想到张爱玲的一句话:你问我爱你值不值得,其实你应该知道,爱就是不问值得不值得。
    
    >> 进入这个家族只需要一个条件:彼此心意相通、精神相合、彼此欣赏、相见恨晚。在此我把它称为“精神家族”,其实就是由精神连接起来的最真挚的“友谊”,或者说,“知己”。
    
    无信任,无以存。
    >信任,是“精神家族”的唯一信条
    
    >> 信任,是“精神家族”的唯一信条
    
    >> 所谓“知己”是两个精神之间难以言传的、不可理喻的默契,也是两个灵魂面对面时自然而然卸下伪装的平等与坦诚——当你们不见时,他住在你心里;当你们相见时,你整个人都是一个温暖的微笑。
    
    >> 一个在人生的半途遇到的陌生人,成了你的莫逆之交。他将一把无形的钥匙交给了你,这钥匙随时可以打开他心灵的那扇门,你能自由出入,你会格外珍重。你们之间有着让人难以置信的绝对信任,那将是你们能找到的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
    
    >> 可是现在你知道那是一个“精神家族”唯一重要的必需品,也是唯一的家族信条,你们必定会保持绝对的信任。因为你们相互交托了“灵魂”,因为你们绝不允许自己丧失理性与善良,因而也绝不怀疑对方的理性与善良。
    
    >> 我之所以称知己关系为“精神家族”,是因为它与“血缘家族”有着相似之处。它源于“投缘”,这“缘”虽不是“血缘”,却也和“血缘”一样同属于不可抗拒的力量。两者的区别只是血缘基于生理的事实,而“投缘”基于心理的事实。知己不是血亲,不符合“血浓于水”的定义,但是“淡如水”的“君子之交”也有着与浓郁的“父慈子孝”“手足情深”一样的甘美与不可替代。如果灵魂有血,那么知己应当与我流着相同的血。他也是我的亲人,也是我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
    
    >> 除了那些被我们唤为“兄弟”“姐妹”的知己挚友,也有一些被我们称为“朋友”的亲人,比如父子之间、母女之间的无话不谈、心有灵犀,也是时有发生的美好事例。
    
    >> 每一个大人灵魂里都有一个“小孩”,而爱情能唤醒那个“小孩”,使我们返老还童,使我们的心灵活力无穷,让我们变得单纯与虔诚。
    
    >> [插图]
    
    >> 我们还有一种误解,认为孤独者独来独往、不合群,应该是一些没有朋友的人。事实上,只有常以孤独之自我意识反观自身的人才可能拥有真正弥足珍贵的朋友。
    
    >> “朋友”一词的滥用,恐怕仅次于“爱情”。正因为频繁遭到误用,人们对它自然而然也就产生了误解,“朋友”一词也因此掉价不少。真挚的“朋友”即是“挚友”,他们不是玩伴,不是酒友,不是寂寞时的慰藉者,不是精神的避难所,也不是基于利益牵扯或实用效果的“人脉”,更不是在场面上随口说说的套话或社交辞令;“朋友”往往不是哄来哄去的一个群体,也不是扎堆出现的一个圈子;“朋友”不是对你的主意或见解都抱以赞同、迎合的人,也不是对你事事妥协、盲目跟从的人;“朋友”不是跟班,不是附庸,也不是陪衬人,而是在人格和精神上彼此对等的人;“朋友”很少是一见如故者,因为心灵的亲近、精神的契合往往需要在时间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 朋友之间分担“苦”却不分担“怨”,因为“苦”是心灵的受难,“怨”是情绪的毒气;朋友之苦往往也是我们的苦,而一个人绝不会忍心用自己情绪的毒雾笼罩朋友的生活,使其遭受污染。
    
    >> “执手相看无语,却心事了然”
    
    >> “朋友”的前提是真诚——真实坦诚。
    
    >> 决定你我能否成为朋友的,既不是你,也不是我,而是时间。
    
    >> “朋友”不是备用的男朋友或女朋友——这既是对友情的亵渎,也是对爱情的侮辱。
    
    >> 朋友之间能始终信任就因为彼此纯真,友情毁于虚伪。
    
    ◆ Part 4 道德,源于人性,归于安心
    
    >> 道德不道德,其得失全在于一个人独处之时的“扪心自问”——问一问我们的这颗心:我这么做,“安”乎?——“心安则为之”。
    
    阳明心学?
    >[插图]
    
    >> [插图]
    
    >> 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东西,比如本能、欲望、天性、思想,本无所谓善恶,善恶起始于人们如何看待它、如何使用它、用于何种目的。
    
    >> “损人利己”才是自私。也就是说,“利己”只要“不损人”,就不是不道德。
    
    >> 真正的“道德”并不意味着完全的“利他”。
    
    >> 不要把道德误以为是人性的束缚,它不压抑人性,恰恰相反,它内在于人性,归属于人性,是人性最古老、最原始的“善端”(善的种子)
    
    >> 真正的道德发乎天性,落于心安,类似于“本能”,不是一个人再三权衡后去“行善”,而是心有不忍,于是身体力行。
    
    >> 逼迫他人从善可谓一种道德绑架,这不道德;那么逼迫自己从善也就是对自己的道德绑架,同样不道德。
    
    >> 真正的道德从来是在“利他”中实现精神的“利己”、在“立人”中完成真正的“自立”,是“利己”与“利他”的和谐统一。
    
    >> 大多数时候,他人与“我”之间并不是全然隔绝的,“他”或许就是往日的那个“我”,而“我”也曾是、正在是、或将是某一个“他”。
    
    >> “合情”才能“心安”,“合理”才是“理得”,“合乎情理”便是真正的“道德”,它自然而然能使人“问心无愧”。
    
    >> 行合乎情理之事,做有情有义之人
    
    >> 人终究不是神,不可能真正“心想事成”,所谓的“自由”“并不意味着能做自己想做的”,而是意味着“能拒绝自己不想做的”[插图]。
    
    致良知?
    >一个真纯的“有德之人”,并不一定像我们现在的电视电影中表现的那样“视钱财如粪土”,也不见得总是以鄙夷之色轻视“位高权重”的权威力量。我们都是肉体凡胎的普通人,都经历着日常生活的喜怒哀乐,我们都渴望着“名利”的光顾,因为我们明白它能给人“快乐”和“自由”。
    
    >> 人是被自己无度的欲望所束缚,是在欲壑难填的焦躁不安中丧失了“自由”。当一个人遵从自己的“良心”明确了“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精神自律”,自动放弃了一些世人趋之若鹜的浓艳芬华,他没有舍弃“自由”,恰是他选择和维护了他心向往之的那种“自由”。
    
    >> 胜负师”以战胜他人为乐,“求道派”以战胜自己为乐;“胜负师”因败北而痛苦,“求道派”因没有自我突破、自我提升而痛苦;“胜负师”生活于“二人世界”,他在对他者的征服中寻找自我的存在感和成就感,“求道派”自成世界,在自我的内在超越中实现自我的存在感和成就感。
    
    求欲求之道,不在次内,血洗未尝不可。
    >第二类胜利者倾向于“求道派”,他们往往会选择对失败者“网开一面”“留有余地”。
    
    >> 人与人的高下最终还是取决于精神境界、人格修养、思想力量,而这种长久的胜利,只属于那些在自我完善、自我升华的道路上走得更远、登得更高的“求道者”,他们未曾怀抱野心,却只是努力地超越自我……偶然间,一低头,竟发现群星在脚下闪耀[插图]。
    
    稀缺
    >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导致内心积怨颇深,以至于面对可望而不可即的诱人“功利”表现出类似于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自欺欺人
    
    >> 就像日常生活中,两个情敌之间,往往只有当一方不自信自己的强大时,才会想方设法去中伤对手。
    
    >> 世上只有两件有价值的事:深感惊喜和使人惊喜
    
    >> “我们应当努力挣钱,因为它重要;而我们挣钱,最终只是为了——有一天它对我们而言不再那么重要。”
    
    >> 道德并不是要让我们成为毫无私心杂念、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它只是期待我们成为一个能留那么一点余地对他人将心比心的、可爱的“平常人”。
    
    ◆ Part 5 用大爱,做小事
    
    >> [插图]
    
    简单直接,意义深远。
    >记得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特蕾莎修女接受记者采访时,记者问她:“我们能做些什么来促进世界和平?”她的回答是:“回家,并且爱你的家庭。”
    
    >>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只是说明了一个道理:一个真正善良的人,不论是贫困还是富裕、得意还是失意、穷途还是达境,他都不会心怀恶意、都不会伤害他人,他的善良不以环境优劣而改变,不因他人态度而转折,他的“向善”“求善”、对“善”的忠诚持之以恒、矢志不渝。
    
    像🌲一样活着,不会因为风的的颜色而不发新枝,不长新叶。
    >——你看,说到底,一个人的“善”不是奉献给他人,而是最终奉献给了自我的“良心”。
    
    >> 当世界不值得尊敬的时候,至少我们还可以尊敬自己。
    
    >> 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 “穷”“达”仅是身外之境的变迁,而根深蒂固的是内心的道义,也就是孟子所说的“穷不失义,达不离道”,两者同样可贵。
    
    >> 更糟糕的是,我们被黑暗攻克,摒弃了内心美好的信念,而不得不故作亲热地去拥抱我们发自内心鄙视的丑陋,不但为其鼓掌、赞美它,还要与之融为一体,成为它的附庸、随从、帮凶;我们对自己不齿、对自己厌恶,不再觉得自己dear(可贵的、亲爱的),不再热爱自己,不再欣赏自己,不再尊敬自己。
    
    >> 在古希腊的思想传统中,人类的“知识”可被区分为两类——“生存的知识”和“生命的知识”,前者是一个人用来获得物质、维持自身基本生存的知识,后者是一个人用来呵护精神、使生命健康美好的知识。“生存的知识”教给了我们谋生技能以及一些日常生活的人情世故;“生命的知识”则让我们事理通达、心安理得、自由欢乐;“生存的知识”十分有用,却冷冰冰,“生命的知识”看似无用,却相当温暖;“生存的知识”有一个别称,叫“精明”,“生命的知识”也有一个别称,叫“智慧”。
    
    >> [插图]
    
    >>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 一切“厌世”,都是“自厌”的蔓延。“自厌”是“厌世”的起源。当一个人对自己失去兴趣了,自然而然也就对一切都失去兴趣了。
    
    >> 那几个我们愿意花一辈子时间去了解和交往的人、某一项愿意为之献身的事业——我们就会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他们之所以能唤起我们持久的热情、能激发我们全身心去奉献,就是因为他们本身充满了新鲜活跃的创造力,他们总在不断地自我更新,如永不干枯的源泉、如亘古常新的自然。与这样的人为伴,或者投身于这样的事业,我们不觉厌烦,我们孜孜不倦。
    
    >> 英国哲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罗素在谈及他为何而生时,说出了这句举世皆知的名言“有三种情感,单纯而强烈,支配着我的一生: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这支配他一生的情感就是“爱”:对真理的热爱、对某一个人的深爱、对人类的博爱。
    
    ◆ Part 6 生、老、病、死
    
    >> 每个人都有一个纯净无杂质的人生起点,如那清淙欢快的涓涓细流。然后必要经历一段沉浮不定、渐趋纷杂的成长过程,如那遭受污染、浑浊不堪的河道。最终,总会回归于一个清净自在的人生终点,如那容纳百川而自成一体的汪洋大海。
    
    >> 我们逃避着不愿长大、我们刻意地拒绝“成熟”,本质上是不是源于“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是不是只是验证了永不知足、永不珍惜当下的人类“贱性”?
    
    >> 在“童年”向“成熟”转变的第一刻,到底发生了什么?是初次尝到了“自由”的美味,还是首次体验到生活的“沉重”?
    
    >> 成熟的清澈,是因为“专精而不自闭,开放而有所守”。
    
    >> “幸福不在于得到多少,而在于计较多少,计较得越少越幸福。”
    
    >>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双手握无限,刹那是永恒。
    
    会不会是十楼的人只看到了一条小河,没有“看清”小河呢?小河的细腻,小河的细流,小河的细致入微。
    >通向远方,甚至途中纳百川而汇成了大河,奔腾不止、浪涛滚滚、东流入海,于是当三楼的人在为小河的命运悲悲切切时,十楼的人却充满希望、无比乐观
    
    会不会是运气更好一点😂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把那些“绝处逢生”者、“大难不死”者、“夹缝中的幸存者”称为“智者”或者“天才”,其实他们相对我们而言只是“更觉悟的人”或者“精神境界更高的人”。
    
    >> 所谓“看破红尘”就是说“心在红尘之上”;所谓“参透世事”也就是指“看得比世人更深远”,意味着这样的“觉悟者”在精神境界这座公寓楼层中站得比芸芸众生更高。而当他站在精神境界的最顶层,“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他的精神高度自然而然能使他看到世俗生活中的眼睛遥不可及的深远之处、长久之后。相对于红尘世事中的我们,他当然是先知先觉者。在佛教中,我们常将这样的“彻悟者”称为“佛”。因此“佛”不是神,不是天外来客,而是彻底的觉悟的人,是“觉解万法、事事通达”从而大彻大悟的人。
    
    >> [插图]
    
    >> 《歌德谈话录》中的一个片段:当歌德预见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他告诉了他的朋友和学生艾克曼,艾克曼十分难过,歌德于是告诉他,不用难过,死亡对于我而言不是我在宇宙中消失,不过是我以此一种能量存在形式转化为另一种能量存在形式,某种程度上,是我从肉体的束缚中解脱,得以弥漫于无限时空——一种更自由的存在状态和更无处不在的存在感。
    
    >> “干扰我们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我们对事物的看法”
    
    >> 无论是神还是鬼,我们对未知的事物总是饱含恐惧,而恐惧驱散了我们的理智,也影响了我们的判断。
    
    >> “流年周而复始,终古循环不已”[插图]
    
    ◆ Part 7 感恩心、忏悔心、好奇心
    
    >> 坦率地说,生命生而平等,我们没有谁真正高人一等,也不见得具有什么先天的优越性,他人完全可以不拿我们当回事,完全可以无视我们所需要的帮助,完全可以不向我们大开方便之门,他们的确有这个权利,尤其当他们有这个能力的时候。
    
    >> 对自己得到的一切不知感恩的人,不配得到任何东西。
    
    >> 接受爱,享受爱,并传递爱,才是感恩的王道。
    
    >> “感恩”二字内涵丰富、意味深沉,它需要我们学会接受温情与关爱,那不代表“软弱”,同时需要我们学会传递温情,奉献我们的爱,那不是一种“丧失”。能付出,是一种富有;能付出得越多,就越富有;别人从我们这里得到得越多,我们越伟大。
    
    >> [插图]
    
    >> 好奇心 → 产生问题       ↑             ↓  获得答案 ← 寻求答案(求知好学)
    
    >> 进步源于好学,好学源于好奇,好奇源于一个问题。“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 “好学近乎知。”在任何时候都不要丢失了我们的好奇心。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奇心很容易淡褪,就像爱因斯坦说的,它是很容易夭折的。当我们对什么都不再感到好奇的时候,我们就真的衰老了。
    
    >> 我们的精神更新应当与身体更新基本持平,身心若能保证这样的齐头并进,才是真正的身心和谐,自我才真正实现了身心的动态平衡。
    
    >> 好奇心,精神唯有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好学求知,才能通达“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如此,我们用心去看的这个世界便总是一片新天地,而我们的每一天也都将是一次重生。
    
    ◆ 后记
    
    >> 阅读过程中,如果能使人在迷境之中更多一份直面迷境的勇气、更多一点与迷境和解的安适与平静、更多一些超越迷境的希望,那将是一件值得庆祝的美事。
    
    ◆ 自序
    
    >> 爱自己,就是尽力地使自己活成一个自己会喜欢的人,并且用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 本书的话题涉及一个人在对自己、对恋人、对朋友以及对信仰心怀赤诚和实践爱意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一些疑问和误解。希望我个人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分享,能带给你一些新的启发。
    
    ◆ Part 1 关于爱情
    
    >> “爱慕”与“爱”相比,多了一层倾倒,多了一种无可救药的怦然心动,多了一份近乎崇拜的“天命难违”。
    
    >> “情”不是“爱”,两者不但不应相提并论,而且相去甚远。“情”字从“心”从“青”,我将它理解为“心理青葱”。而辩证地看,“心理青葱”本就蕴含着一层幼稚、蠢动、轻佻、善变的意味。“情”正是如此,比如我们所熟悉的与“情”相关的词语:情绪、情窦、情愫、情欲、情场、调情……它们往往停留在一种感觉、感触的层面上。
    
    那无欲无求就是啥也不缺了?
    >一个人最追求的东西往往是他最欠缺的东西。
    
    >> 一个人最追求的东西往往是他最欠缺的东西。
    
    >> 一个人“自信”的力量只能来自于自我清醒的自知之明和由此而来的自我内在坚定的信念,与他人无关。
    
    都好即都不好。
    >所以俗话说:“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
    
    >> 所以俗话说:“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
    
    >> 情是爱的谎言。情总是多的,而多情者必至寡情。
    
    >> 情不同于爱。“情”是惆怅,“爱”是力量;“情”是欲望,“爱”是生命;“情”是趣味,“爱”是信仰。
    
    >> 真正的爱情,不单是“我爱你”,也是我们常说的“我爱慕你”——“爱慕”与“爱”相比,多了一层倾倒,多了一种无可救药的怦然心动,多了一份近乎崇拜的“天命难违”。
    
    >> 爱情亦如是,原因不在于你是什么人、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恰恰因为不论你是什么人,说了什么或做了什么,我都为你心动。
    
    >> “同情”绝非“爱情”的同义词,“心动”终不能被“感动”所替代。
    
    >> “我爱你”时我是永不衰竭的源泉;
    
    >> 一个能专注地“我爱你”,而不计较“你爱我”的人,其心灵的力量无比强大。
    
    >> “我爱你”并不比“你爱我”吃亏,我们从“我爱你”中得到的也并不会比从“你爱我”中得到的少。
    
    >> 在爱中,是两条溪流的交织纠缠、同步缓进,是两个生命的互相参与、共同成长,灵魂上不存在强势与弱势。所以,“我爱你”,不代表我是你的奴隶;“你爱我”,也不代表我是你的主人。
    
    >> “我的骄傲仅在于我曾爱过,仅此而已”
    
    >> 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就认为,爱情有三大元素——激情、亲密、承诺。但是这三个概念对于中文语系的人来说,可能比较难以理解,所以我借用了他的理论,然后把三个元素的名称调整成了——激情、理解、践行。我觉得一个完整的爱情,一个美好的爱情,必须要有这三大元素,缺一不可。
    
    >> 爱一个人也是一样,只有当你越来越懂他,懂他的天性,懂他的本色,懂他的内心世界,你才会越来越明白,对于这样一个他,这样的一片精神世界,你该如何更恰当地去爱,去关怀,是用水仙的方式,还是仙人掌的方式,还是别的方式。
    
    >> 在你越来越懂他的过程中,其实还有一件事也在发生——你会越来越懂你自己。
    
    >> 你深爱的品质,往往就是你渴望成为的自己。
    
    >> 真情始于痴情,但并不等同于痴情
    
    >> 之前说过,人和人之间的喜欢有两类:第一类是,我喜欢你,因为我不了解你,了解之后就不喜欢了;第二类是,我喜欢你,因为我了解你,越懂你,就越爱你。而只有这第二类,才叫深情。所以,到底是什么样的东西,才能够转痴情为深情?正是爱情中的第二个元素——理解。当你懂他之后,依然痴心不减,你的痴情才会变成款款深情。
    
    >> 在他最失落、最狼狈的时候,你还是想拥抱他,还是想吻他,这个才叫作深情。
    
    >> “我爱他们,因为他们是人;而我爱你,因为你是你。”
    
    >> 完美的答案!我爱他们,因为他们是人,我把他们当成“人”来爱——一个人应得的尊重、应得的善待,我给他们;而我爱你,因为你是你——这里面有很深的理解,很深的懂,所以有很深的爱。所以,到底是什么样的东西,能使一片痴心转变成深情款款?一个字——懂;两个字——理解。
    
    >> 所以真正的爱情,就是你要真正为对方着想,真正给对方时间与关怀,很多时候,他的利益就是比我的利益更加重要,这才是真正的爱情。
    
    >> 爱情是全身心的,激情、理解、践行——“激情”意味着我爱上了你,“理解”意味着我懂你,“践行”意味着我愿意陪你一路同行,不离不弃。只有当这三者合并在一起,才叫全身心,只有这三个要素都存在的时候,才有了“我爱你”。
    
    >> 那就是在这段爱情关系当中,没有非常鲜明的我,没有非常鲜明的你,但是有一个非常鲜明的我们。换言之,在这个美好的爱情关系当中,你也是我,我也是你,我们不分彼此。你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你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别人对你好,就是对我好,就是对我们好;别人欺负你,就是欺负我,就是欺负我们。
    
    >> 爱情不是你和一个完美的人相爱了,而是他爱了你之后,他才更趋完美了。
    
    >> 爱情就是两个不完美的人,共同创造一个完美的关系。
    
    >> 没有你的世界,我不想要;没有你的未来,我受不了。
    
    >> 死亡不能带走爱,不能稀释爱,不能消灭爱。相反,爱超越了生命,所以超越了死亡。
    
    >> 不同的身体,同一个灵魂,独立而相爱。
    
    >> “如果我有什么值得骄傲的话,那就是因为我曾爱过你,仅此而已。”
    
    >> 如果你在恋爱阶段觉得自卑,那太正常了,这再次印证了你是真的喜欢这个人。你的自卑是必然的。
    
    >> 我爱你,不是因为你完美。我爱你,就因为你是你,我爱的就是这个你,我爱的就是真实的你。这就是I love you as who you are,我爱你,如你所是。
    
    >> 当我们强加意志时,经常用到一个完美的理由——“我是为你好”。我告诉你,你应该这样做,应该那样做,为什么呢?我这一切都是为你好。但请想一想,我所认为的“好”就一定是真的对你“好”吗?我说我是“为你好”,可你真的觉得好吗?你到底是不是更好了,这件事由谁说了算呢?是以我为准,还是以你为准呢?
    
    >> 真正的爱,不是强迫你成为我想让你成为的样子,而是我用心地读懂你,然后尽心尽力帮助你成为你自己。真正的爱不是把你变成你所不是的人,而是深刻地了解你,然后让你做你自己,让你活成真实的你。
    
    >> 真正完美的爱情不是一个圆。一个圆,只有一个圆心,只有一个自我,在一个圆当中,你会发现一个特别坚固的、特别大的自我。而真正完美的爱情里不存在一个自我中心的人,没有人是那个唯一的圆心,没有人是那个唯一的自我。真正完美的爱情,应该是一个椭圆,它有两个圆心,一个是你,一个是我。我们会为对方着想,而且不只是从自己的角度为对方着想,也会站在对方的角度为对方着想。
    
    >> 我们总说,爱一个人,就要保护他,不让他受伤害。是的,保护他不被别人所伤害,更要保护他不被我所伤害。
    
    >> 这世上最深的激情,是两颗心之间的默契。什么叫作默契?默契就是心意相通,精神共振,融为一体,就是两个人永远在一个频道上,在精神上无缝对接。这才是默契,而默契才是最深的激情。
    
    >> 爱情和友情最本质的区别,就是激情和冲动,一种难以抗拒的性感召力或者说吸引力。
    
    >> 不过,男女之间如果要保持纯洁的友情,对于双方的人品要求是很高的。不是什么人都能够有纯洁的友情的。为什么呢?纯洁的友情的前提是什么?纯洁。你要是不纯洁,谈什么纯洁的友情?你要是心里面有那么点暧昧,有那么点猥琐,有那么点想要越界,你纯洁什么啊?所以,纯洁的友情有没有?有!但它要求双方的内心都是纯洁的,不含杂质。
    
    >> 真正的朋友是我们精神世界的分享者,我们对他们也有真挚之爱,爱他们也是在爱我们自己。
    
    >> 所以要保持爱情长久的一个方法,就是要尽可能保持你们在精神上的同步而行。
    
    >> 这其实是很浪漫很浪漫的事情——一次又一次地爱上同一个人。
    
    >> 浪漫不需要用钱,而需要用心——用心地了解他,用心地发现他不同的美,然后爱上每个不同的他,这样你等于每一次都在跟一个不同的人谈恋爱。虽然他看似是同一个人,但是他一刻不停地在成长。
    
    >> 所谓“吵架”其实就是一种疯狂的交流——这种非常状态的对话模式能够帮助你看到非常状态的他,更好地理解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 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是愿意去坚持,这恰恰是爱的一种强度的证明。
    
    ◆ Part 2 成熟与自由
    
    >> 真正的自由者,没有内部的对抗与暴力。他总有办法让他的理智与情感相安无事,让他的责任与欲望相亲相爱,他和他自己相处融洽。
    
    >> 一个完整的“大人”应该包含生理的成熟和心理的成熟,他是身体的成人,也是精神的成人。
    
    >> 一个人精神上是否成熟,跟这个人的生理年龄没有必然关系,它们不一定成正比。
    
    >> 精神之自由、人格之独立、责任之担当——我觉得唯其如此,才能算得上是一个真正完整的、纯正的、成熟的“大人”。
    
    >> 哲学家黑格尔说:“熟知并不等于真知。”很多时候你理所当然以为事情是这样的,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 你最渴望的东西,往往就是你最缺乏的东西。
    
    >> 一个不会嚎啕大哭的人,往往也不会开怀大笑。因为大哭也好,大笑也好,本质相同,说明你的心是鲜活的,因为只有鲜活的心才对一切具有敏感性,这敏感性使它能真正感觉到快乐而开怀大笑,也能真正感觉到悲伤而嚎啕大哭。
    
    >> 可恰恰是内心的安宁、放松与平和,才真正通向自由。
    
    >> 每一个自由者都是一个精神的自洽者。
    
    >> 自由的秘诀在于,不管你过的是何种生活,你都发自内心感到轻松自在、乐在其中。
    
    >> 真正活得自由,不代表你要活得多特别,你可能看起来跟大家活得一样,但是你这样活,不是因为大家都这么活,也不是因为大家都不这么活。你这样活,是因为你喜欢这样活,因为这就是你发自内心想要的生活。
    
    >> 真正的自由者,不在意别人按照什么节奏去生活,因为他找到了自己的节奏,他按照自己的节奏去生活,不去干扰别人,而别人也很难干扰到他。这才是真正的自由。
    
    >> 那么,我们要怎样做到这种自由呢?第一,清醒的自知;第二,勇敢的选择;第三,坦然的无悔的担当。
    
    >> 我们说到自由的时候总会提一个问题:“我想要什么?”这个问题真的很重要,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无法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努力?该如何努力?但是,光知道这个问题还不够,还有两个问题跟它一样重要。这第二个问题是:“为了这个我想要的东西,我要付出什么代价?”想要得到任何东西,都需要支付相应的代价。想要的东西越好,支付的代价也就越高。所以相比“我想要什么”,这第二个问题就显得冷静多了。而第三个问题同样重要,那就是:“我愿意支付吗?我支付得起吗?”这是更有现实意义的一个追问。这三个问题加起来,才是清醒的自知。第二点,勇敢的选择。你不是想好了吗?那就像广告语说的那样——Just do it!那就行动吧!作出你的选择。第三点,坦然的担当。说到底就是八个字——种因得果,自食其果。既然是你自己选的,就怨不得别人,就得由你自己去担当。当你所选,选你所当,爱你所选,选你所爱,对它负责。这才是我所认为的自由。
    
    >> 自由不是自我放纵的力量,恰恰相反,自由体现的是一种自我节制的力量。
    
    >> 你有钱却不任性,或者你没钱却还能很率性,这才能体现一个人的内在力量。
    
    >> 精神的成熟归根到底我认为有三个方面:精神之自由、人格之独立,再加上在生活中端其心,落其行的“责任之担当”。
    
    >> 我们不可改变的是我们一直在变老,但是有没有一种力量可以抵抗变老?有!这就是成长!在精神上向着光,向着高空,不断地升华和成长
    
    >> 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被低估的人,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被高估的人。
    
    >> 他说,我绝不会说我是天下第一,但我也绝不会承认我是第二。如果我跟你说我很厉害,你会觉得我在炫耀,但如果我跟你说我不厉害,那我是在撒谎。
    
    >> “具有同等能量的人,才能相互识别;具有同等能量的人,才能相互欣赏;具有同等能量的人,才会是知己。”
    
    >> 所以,我觉得大师是可以分成两类的,第一类是技艺上的大师,第二类是人格上的大师。
    
    >> 客观公正地对待一个人,才是真正对他好。
    
    >> 一个人如入化境的时候,他的自我化掉了,化在宇宙天地之间了,与宇宙天地合而为一了。
    
    >> 万物与我并生,天地与我合一。
    
    >> 当你真诚地做一件事的时候,做着做着就会融入这件事情本身,从而忘却周围的嘈杂。这个时候你不只是做这件事的人,而是成了这件事情本身,你的每一个行动,只不过是这件事情自我推动的一个步骤而已。就像你心怀一片诚意地跳舞,跳着跳着,你就不再是一个跳舞的人,不再是一个舞者,而是化作了舞蹈本身。不是你在跳舞,而是舞蹈在你的身上自动发生,这就是如入化境。听上去玄乎其玄,说到底就是心怀一片诚意。
    
    >> 一个一流的大学关注的可能是学生才能的卓越,但是,超一流的大学关注的是学生灵魂的卓越。
    
    >> 只有具有同等能量的人,才能相互识别,只有一个灵魂卓越的人,才能够识别和认出另一个卓越的灵魂。
    
    一生践行
    >《大学》,开篇就说了三大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之为大学,首先就要对人心内在光明的良知与德性有所自觉,有所弘扬,然后,还应该致力于去启蒙和更新民众的精神气象。“在亲民”,就是你的存在应当给你身边的人带去光明,带去力量,而不是使人因为你而感到崩溃。凡是接近你的人,因为认识了你,他觉得生活更可爱了。最后,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什么叫“止于至善”?就是致力于将“至善”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因为至善永不可达,所以重要的不是达到“至善”这个结果,而是在追求至善的路上,不断自我完善、自我进化、自我超越的过程。
    
    >> 《大学》,开篇就说了三大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之为大学,首先就要对人心内在光明的良知与德性有所自觉,有所弘扬,然后,还应该致力于去启蒙和更新民众的精神气象。“在亲民”,就是你的存在应当给你身边的人带去光明,带去力量,而不是使人因为你而感到崩溃。凡是接近你的人,因为认识了你,他觉得生活更可爱了。最后,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什么叫“止于至善”?就是致力于将“至善”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因为至善永不可达,所以重要的不是达到“至善”这个结果,而是在追求至善的路上,不断自我完善、自我进化、自我超越的过程。
    
    >> “大学”就是“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
    
    >> 天下之善莫善于治人,天下之恶莫恶于毁人。
    
    >> 这世界上只有两件有价值的事:第一件是你深感惊喜;第二件是你使人惊喜。
    
    >> 所以不要小看你身边每一个看似平凡的人,对他好一点。
    
    这算不算自我感觉良好?孔子之前因为论辩要杀的那个人同意吗?
    >大节无亏,可以安然去
    
    >> 友情也是无用的,友情要是有用,那就叫人脉,而不叫友情。真正的友情,你不会向它索取,反而会为它作出自我牺牲。你对朋友不会作出要求,他在那里就够了,世界上有这个人在就够了。
    
    ◆ Part 3 人啊,认识你自己
    
    >> 我知道我是谁,我成为我所是。
    
    >> “做你认为正确的事”
    
    >> 只有心灵才能够洞察一切,用眼睛是看不到事物的本质的。他们必须蒙上眼睛,他们必须看不见,因为,世界上真正重要的东西,不是你能用眼睛去看的,而是要用你的心去看。
    
    >> 人最强大的力量,来自他的内在,来自他的精神之光。
    
    人怎么知道植物动物没有呢?
    >人类和芦苇到底有什么本质区别呢?我们在生物界都是那么渺小,那么脆弱。而人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每当一个人的精神之光被点燃,整个存在界就会发生一次蜕变。
    
    >> 以何眼观世界,就观到何种世界。
    
    >> 明心见性,而后修心养性。
    
    >> 其实人的一生中所做的任何一件事、学的任何一门学问、遇见的每一个朋友、每一个敌人,都是一条路,都通向自我认识。所以世界上最后只剩下了两件事:第一,know who I am,认识我自己;第二,be who I am,尽力成为我所是。
    
    >> 认识我是谁,然后努力成为我所是——知我所是,如我所是。
    
    >> “因为我自爱,我遇见了美好的你,因为你爱我,我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 “他人是我,是另一个我,是不是我的我,是我所不是的人。”
    
    >> 其实,学什么都是一条路,都通向自我认识;走多远都只是一个方向,为了找到我自己。
    
    ◆ Part 4 自我人生的实现
    
    >> 看世界是重要的,但是探索自己也是重要的,所以向内向外都要有了解,然后尽力保持平衡,行走中道。
    
    >> “心安”指的是合你自己的这颗心,而“理得”指的是符合大众的常理。
    
    >> 最后一种情况,bad choice + right choice——你作了一个大家都不认可的决定,但是你自己是满意的,你知道那就是你想要的。虽然大家不理解你,不赞同你,但你的内心是安然的,你自得其乐。
    
    >> 这个“知己”,指的是真正了解你、真正懂你的人,也许是你的爸爸妈妈,也许是你的男朋友、女朋友,我只是用“知己”这个词来概括这么一类人。
    
    >>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是大多数人的一团印象,是少数几个人的一个烙印。
    
    >> 所以,我觉得知己好友特别重要,当然他也有可能是你的爱人。我很希望你的知己好友是你的爱人,同时,你的爱人是你的知己好友。因为这样的话,你们的爱就贯穿了身体与精神,这会是一生的挚爱,也会是一生的挚友。这里面有着很深很深的信任,很深很深的理解。
    
    >> 我过得好,我也希望你过得好;我过得不好,我也希望你过得好;哪怕我过得不好,只要我可以,我还是会尽力帮你过得好。
    
    >> 自我认识需要来自他人的评价,一方面是大众的看法,一方面是知己好友的建议。这两个标准都非常重要,前者在宽度上具有重要性,因为大众的看法具有普遍的参照价值;后者在深度上具有重要性,因为这个人足够懂你,他给你的意见会比大众更接近于你的心声。
    
    >> 当两样事情同样重要的时候,要强调哪一个,就取决于当下是什么处境。
    
    >> 强调认识自己,不是说让你只看自己,不要看这个世界。看世界是重要的,但是探索自己也是重要的,所以向内向外都要有了解,然后尽力保持平衡,行走中道。
    
    >> 一个人聪明不聪明,就体现在看似非此即彼、必须走极端的情况下,你能否挖掘出第三条路,在两个强势的极端之间寻到一条若隐若现的中道。
    
    >> 真正最难的,是以出世之心,经营入世的生活;入世地做事,出世地处世。
    
    >> 千万不要读了书,知识越来越丰富,看过的东西越来越多,会说的道理越来越大,最后却变得越来越不通人情,越来越不懂寻常生活之滋味。那样的话,你这个书真的不应该读,你毁就毁在读了几本书。
    
    >> 一般而言,“觉”可以根据大小、深浅,粗略地分为两种:小的浅的是第一种——觉察,大的深的是第二种——觉悟。
    
    >> 你首先是你自己生命的当局者,但同时,请你时不时抽身而出,试着从一个局外人的角度来看看你自己,像一个陌生人一样,冷静公正,不抱偏见地来评价一下你自己。
    
    >> 你首先是你自己生命的当局者,但同时,请你时不时抽身而出,试着从一个局外人的角度来看看你自己,像一个陌生人一样,冷静公正,不抱偏见地来评价一下你自己,这就叫“抽身而出,反观自身”,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自觉方法。
    
    >> “于极迷处识迷,则处处醒;将难放怀一放,则万境宽。”
    
    >> 自我觉察就是,你发现,这不是我,那不是我,这不是我要走的路,是“自我否定式”的;而自我觉悟就是,你明白了,原来我是这样的,原来这才是我,原来这就是我的路,是“自我确定式”的。
    
    >> 光明和黑暗,沉和浮,虽然此消彼长,但大致程度却相当,总体上往往是对称的。
    
    >> 还问:“陈果,你是谁?”很有深度的一个问题。于是我就回了他一句:“我是谁?其实我的一言一行、我的一切都在说明我是谁,就看你是看得懂,还是看不懂了。”
    
    >> 你说或不说,都在表达你自己。
    
    >> 评价一个人分四个层面——神、智、器、识。其实自我评价何尝不也是这四个角度?
    
    >> “神”——一个人的精神、一个人的人格、一个人的心灵、一个人的品质。
    
    >> “智”——既然位列第二,可见不必太拿智商当回事。
    
    >> “器”——指的是一个人有什么才能本事,有什么用处。
    
    >> —第一句,知我所能,我所能者,尽善尽美;第二句,知我所不能,我所不能者,虚怀若谷。
    
    >> “识”——最后的“识”很好理解,指的是知识与眼界。
    
    >> “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搞清楚你自己是酸甜苦辣中的哪一种,然后做你自己,走你的路,不需要去争去抢。因为别人只能“成为他自己”,只有你能成为你,所以在“成为你自己”这件事上,你没有竞争者,没人比得上你。
    
    ◆ Part 5 信仰与文化
    
    >> “信仰”的核心是一个人内心坚信的某一套价值观,这是他心甘情愿为之献身的生命意义,换言之,就是他对于“我为什么而活”的回答。
    
    >> “信仰”的核心是一个人内心坚信的某一套价值观,这是他心甘情愿为之献身的生命意义,换言之,就是他对于“我为什么而活”的回答。一旦精神找到了这样的目标,自然而然就会化为生活中与之相匹配的一套行为规范。
    
    >> “信仰”更倾向于私人事务,或者说个人修养,它基于个体。相对而言,“宗教”则更倾向于群体活动,或者说集体修养,它基于某个共同体。
    
    >> “信仰”的一个特点:无所谓你知不知,只求我知我安,然后天知地知。
    
    >> 真正的“拜金者”,那些以“金钱”为信仰的人,一定很节俭、很刻苦,一定是“守财奴”。他们的乐趣不在消费,只在敛财;他们不舍得用钱换购物质享受,因为钱本身就是最大的享受,金币的光芒就是他们认为最美的辉煌。
    
    >> 得意时使人心怀敬畏,失意时令人心存企望的那个东西,往往就是我们的信仰。
    
    >> 中国古代的读书人就懂得怡心以补运,宽心以安生,“天薄我福,吾厚吾德以迎之;天劳我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厄我遇,吾亨吾道以通之”。
    
    >> 中国哲学信仰紧贴世俗生活,中国人的智慧从日常生活中来,超越于日常生活,最终也回归到日常生活中去。
    
    ◆ 附 把我说给你听
    
    >>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 因为你人生的过去,是由你的现在决定的;而你人生的未来,仍然是由你的现在决定的。
    
    >> 什么叫作未来?永远不来的,才叫未来。
    
    >> 我对自己人生的第一个定义是:我就是海上的一叶扁舟,随风而行。我觉得,命运可以把我带到任何地方去。我很少对命运有很高的要求,要它把我这一生变成一个怎样的人,一定要带我到达多高的一个山峰。无所谓!命运——你随意!但是不管你把我带到哪里,不管你让我到哪个港口,我都会在那个港口好好地安家落户,做好我自己,然后按照我自己的节奏,过我认为幸福的生活,就是这样。
    
    >> “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它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不要影响别人,不要干扰别人的自由,不要给别人添麻烦。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做自己,活出真实的你,率性一点,自然一点,从容一点,真实一点,这样你就会更快乐。
    
    >> 当你活成你自己,当你活成真实的你,也还是有人喜欢你,也还是有人不喜欢你,但是,至少你会更喜欢你自己。
    
    >> 当你活成一束光的时候,他要是接近你,就是接近光。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你都会温暖到他,你都照亮了他。
    
    >> 真正的正能量是什么呢?那就是你活成了一个光源,你把自己活成了一束光。你不需要刻意跟别人说什么,当你活成一束光的时候,他要是接近你,就是接近光。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你都会温暖到他;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你都照亮了他。这才叫真正的正能量。
    
    >>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只有同等能量的人,才能相互识别;只有同等能量的人,才会相互欣赏;也只有同等能量的人,才能成为知己好友。我希望大家明白我这句话的潜台词——你想要什么样的好朋友,你就得先活成什么样的人。
    
    >> 当一个女人对镜子微笑的时候,这个女人其实是在对全世界微笑。
    
    >> 一切自爱必会带来对生活的热爱,而一切厌世,追根溯源,往往是出于自我厌倦。
    
    >> 把有意义的事情变得有意思,把有意思的事情变得有意义
    
    ◆ 点评
    
    认为推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复旦名师陈果:人生哲学课(共2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avjf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