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复旦名师陈果火了一把。陈果,气质美女一枚,擅长给大家上“人生哲学课”。
蹭一波热度,读了下《好的,孤独》。关于人生,人还未生,又恰逢迷茫的年龄段,关于哲学,《苏菲的世界》还没看一半,但还都算是有点兴趣,所以《好的,孤独》刷一刷,看是否有什么启示,能不能为自己的人生拨一拨迷雾。
结果是:并不能。
理由有三:
1、 脱离人生的问题系统谈具体问题,并不适用于所有人;
2、 说教大于启示,给读者思考的空间太小;
3、 读的人很困
不管是哲学,还是人生,又或者是《好的,孤独》,它们存在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学习、经历、阅读着它们的人有所收获。
最好这种收获还能够解决当下我们正在经历的一些困惑,这是种非常不差的情况。
关于理由一:脱离人生的问题系统,谈具体的问题不适用于所有人
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每一本书也是。所以,可能要读过很多书,才能找到与自己契合的那一本。当然,这并不是说,一定要阅人无数才能找得到真爱。我觉得这两者没什么可比性。
如果你觉得这本书名字还行,想读,没有任何问题,可以读。不孤独的,知道怎么处理和孤独的关系的,以及享受孤独的人大可不看。
因为这本书的出发点是:把孤独作为一种负面的问题,提出对孤独这种负面情绪,大家应该以什么心态去面对。
不知道为什么,作为一条咸鱼,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总让人看不清自己的位置。而且,内心os总是:孤独?对很多人来说,这其实不是问题。
读这本书的时候,不由自主的想到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这个金字塔理论中,我们能够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的需求处于哪一层,也就知道自己面临的大部分问题主要原因是什么。
很多情况下,我们慌乱迷茫、不知所措,是因为根本不知道盘开的多大,而只盯着自己的一点投入和损失,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孤独只是人生中的一环,如果抛开整个人生哲学体系去谈孤独,其实意义不大。
孤独,也并不是人生哲学中的核心问题。很多人,甚至连健全的三观是什么样都不知道。(说的就是我)
不过讲真,如果要读人生哲学这类书的精华,大家还是去看那些经过时间洗礼的国学经典,或者叔本华,或者歌德,或者尼采,或者去看看佛经也行。
毕竟这些作者或者作品都见过成百上千年的世面,能被留存下来,想必是非常不错的。
关于理由二:说教大于启示,给读者思考的空间太小
喜欢读国学经典,或者文言古籍的阅读者肯定都有这种感受:寥寥数语,但凭你反复琢磨,却还是有滋有味,有所得。
这是因为经典留存的,往往是精华,废话不多说,其中的味道要我们自己去品味。而这个品味,恰好是我们的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其实还是说理论——思考——实践——思考——补充理论,这个循环。当然思考也可以归纳到实践中去。
当我们与阅读内容产生共鸣的时候,可能是因为,我们曾经有过这种感受或者经历,也可能书中的描绘是我们极度向往的,总之,是我们思考过,在大脑里,内心里停留过的东西。
《好的,孤独》,却没有给我这种“吃鸭脖”的感觉,或者说“不够味”,没能让人不由自主的回味。
反正我感觉像是说教,直接告诉你题目的答案,不用自己做题。看起来,作业是做完了,但收获甚少。
理由三:读的人很困
是的,就是字面意思!
对了,关于文不对题这个事情,emmmm
下面是一些摘抄:
1、 我们年复一年穿梭于春夏秋冬,正如我们的生命从诞生的那一刻起,便顺着自然的斜坡,缓慢滑过“幼年,少年,壮年,老年”的人世四季,和他人一样。
2、 一个无助的人往往会感到特别孤独——他悲伤着他的悲伤,而周围的人却仍然欢乐着她们的欢乐。
3、 我们大可以活成我们自己,活得更本色一些,更真实一点,这才是对自己的真诚与善待。
4、 孤独不是一种姿态,而是一层心境,重要的不是离群索居,而是独立思想。
5、 孤独源于思想的充沛饱满,是思想自发的精神流浪。
6、 人注定要承受属于自己的一切,在这一点上无人能够分担,无人能够代劳,再爱你的人也束手无策。
7、 一个人外显的“大家风范”,归根到底源于他内有坚强的意志和温柔的心。
8、 心灵无力选择爱情,心灵只臣服于爱情
9、 爱情是心灵不由自主的全神灌注。
10、在友情中,我们担当的不是彼此的琐事,而是对方的灵魂。
11、当世界不值得尊敬是,至少我们还能够尊敬自己。
12、这世上只有两样东西能让人千秋万代——思想与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