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撒哈拉的故事》

作者: 遇见penny | 来源:发表于2019-01-03 13:56 被阅读44次

    年少的时候,并没有机会去接触很多书籍作家,应该是高中或者大学时候吧,知道了张爱玲和三毛,并没有深入的了解,却莫名的喜欢。现在,身边很多孩子(我是90年的,心态可能是八几年的,甚至更早,与现在年轻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似乎有很大的差异,因此称他们为孩子。)觉得他们整天描述情爱,无关痛痒,或文艺风颇浓,总之就是不太喜爱。我却是很喜欢,尤其是三毛,最近用了三天的时间读了《撒哈拉的故事》,文里对非洲沙漠风土人情的描述,可谓是震撼,催人泪下。

    几年前,读过一片网文,名为《寻找荷西的墓---为了纪念那段三毛陪我们走过的日子》,文笔细腻,很容易就引起人心灵的共鸣,当时看过之后,推荐给了很多喜欢三毛的朋友。最近读撒哈拉的故事,有一句话一直萦绕在脑海里: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这么美丽的地方,怎么会缺少动人的故事。

    三毛文笔韵味十足,描写景致则形象逼真,如身临其中;描绘人物情感细腻生动,能深入人心。我想我永远忘不了一个10岁的小女孩就结婚的场景,充满暴力和泪水,怎么会是幸福呢?还有军曹,一起出生入死喝酒吃肉的战友以及只有骨肉的弟弟死于撒哈拉威人之手,自己一直无法自拔却在危难关头舍身救了一帮撒哈拉威人的孩子。还有哑奴和自己的孩子,明明有安身立命的本事,却因不得不在封建政治下不得自由,我记得哑奴说过:虽然我的身体是不自由的,但是我的心是自由的。我被这句话震惊了,我似乎看到了作为黑人的哑奴再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睛里释放出来的光芒。还有巴西里和沙伊达,明明有浓烈的爱情,却能忍住刻骨的相思,在最后,演绎了一场生不能同衾死则同穴。

    图片来源于网络

    除了这些动人的故事,我还很喜欢三毛的生活态度。我记得她说:生命的过程,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得尝尝是什么滋味,才不枉来走这么一遭啊!一句话,既有对新生活的探索和追求,又有对磨难的坦然,简单而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多少人的心声。也许,就是这样真性情的三毛,才会有荷西坚定的追求和不顾一切的追随。我记得,面对荷西的深情和即将要启程的远方,三毛是这样回复的:你实在不必为了我去沙漠里受苦,况且我就是去了,大半时间也会在各处旅行,无法常常见到你。荷西的回信是:我想得很清楚,要留住你在我身边,只有跟你结婚,要不然我的心永远不能减去这份痛楚的感觉。所以,荷西先一步去了非洲,去了三毛的撒哈拉,你让三毛怎么拒绝这样一个男子。他没有阻挡你追梦的脚步,反而是帮助你,主动的伴随你。我有点理解了,失去荷西的三毛,对生活会是怎样的绝望,哪里都有你的影子,却无法相拥。

    两个人在非洲的生活也是艰苦的,生活总是在吃饭,其他时间便是去忙着赚吃饭的钱,实在没多大意思。但是,三毛却把生活过成了诗,引来无数人的观摩和称赞,不辜负自己,我想是三毛的思想宗旨。做人不辜负别人容易,想成全自己太难。我们会为了日渐年迈的父母而不远游;我们会为了目前的舒适而放弃去探索新生活;甚至,只是为了贪恋游戏而放弃健身和学习。

    三毛与贫瘠的撒哈拉来讲是与众不同的,就像三毛说的:人,生下来被分到的阶级是很难再摆脱的。我的家,对撒哈拉威人来说,没有一样东西是必要的,而我,却脱不开这个枷锁,要使四周的环境复杂得跟从前一样。我觉得这是根深蒂固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就像是受过良好教育,有着良好修养的人,哪怕在乱市,依然可以保持自己,从容不乱。

    我这个人在某种程度上很偏激,我看动漫,当我看了《吸血鬼骑士》,我爱上玖兰枢,终结了我的动漫生涯。看三毛,读了那么多本,直到撒哈拉,好像再也无法继续深入其他的作品了。

    这本书,可以说是2019年我读完的第一本书,于我有着不同的意义,读完,证明我的选择没有错。

    感谢她,带给我勇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撒哈拉的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avx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