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李雪的书,让我对于教育有了一个新观点,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精神内核,孩子会随着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比如三翻六坐九爬……孩子每个阶段所要成长的东西都是通过内核来完成,给到更多的体验孩子的大脑神经会发育的更好,这种体验是要通过专注力来完成,我们家长会用自己的经验(自以为是)来切断孩子的专注力,过多的去干扰他的思考,所以孩子的体验就会被切断,心和脑会出现分离,自己的感受力会比较的差,同理心会比较少。
孩子越小,身体与天地相连,智慧越高。如果观察婴儿,他们的一些奇怪动作其实是在给自己调节气血运行。只要保证环境安全舒适,父母不要轻易纠正婴儿的一些动作姿势。
父母每一次向孩子灌输“正确知识”,都是在剥夺孩子自由体验的权利。真正让智力发展的不是知识,而是体验。
** “我向来相信‘信任’的力量。从小孩子吃饭,她不吃了,我就收碗,不问饱不饱,相信她知道;玩就敞开了玩,不必到点睡觉,累了自然倒头就睡;她说热,就给她脱衣服,信任她的判断;现在学习也是一样,她说掌握了,我就不再唠叨了。她的成绩很体面,更重要的是她学得轻松愉快!”**
尊重和相信孩子的感觉。
真正让智力发展的不是知识,而是体验。体验才是滋养孩子精神胚胎的养料。知识如果是经由丰富的体验总结得到的,或是带着体验向前人学习得到的,则是善知识;如果知识挡在人和体验之间,则是障碍。人的痛苦来自于心与脑的割裂,我们因莫明的恐惧活在各种限制性信念之中,也忍不住切断孩子与事物的联结,狂妄地告诉孩子:“不用去体验了,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世界就是这样。”
学习也是这样子的,知识变成能力的过程中间要经历一个体验的过程,在不断的体验中让知识内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