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喜欢看小说的人,都是被类似于此文中这些细节的描写部分打动的。这是小说的魅力所在,同时也是写作者的功力所在。其实书看多了,有很多故事情节似曾相识,那比拼的就是谁写得更传神,更真挚自然。这就像我们穿衣服撞衫了,就看谁穿得更显瘦更有气质。如果在人物的心理活动中再富含哲理性,那就更让人爱不释卷了。
我随意摘录几段我觉得写得好的句子:
得有多少因素才能组成一个人。而这个人的精神得穿过多少层迷雾,才能走上一条偏僻的,费尽心机选中的然而却是正确无误的小路,使自己终于成为今天这样的人。
他站在那头瘦小的像兔子一样的骡子子旁,人和畜牲都那么可怜巴巴,一动不动,很有耐心。(喧哗与骚动)
冷冷的狠巴巴的脸,好像用旧而不再流通的银币一般模糊,干瘪的嘴巴,配着一副尖利的牙齿。
什么工作使他这样干瘪缩小的?什么情欲把他生满小球刺的脸变成了黑沉沉的猪肝色?
总知,这家伙好比社会大磨坊里的一匹驴子,做了傀儡而始终不知道牵线的是谁。(高老头)
他有妒忌心,但对竞争并无特别兴趣。
对儿女,他虽然不乏慈爱,但仍是个坏父亲,对父母,他是个忘恩负义的儿子,对国家,是个漠不关心的公民,对兄弟姐妹,虽然亲爱,但平时很少往来对朋友,自高自大,对爱情,十分疏懒。论聪明才智,自己愚昧迟钝,对权利,毫无兴趣,对自己的灵魂,不敢正视。(赫索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