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搏击不是儿戏,守护生命排第一

搏击不是儿戏,守护生命排第一

作者: 鱼草儿 | 来源:发表于2020-05-26 09:03 被阅读0次

        近日,一大二男生因打擂受重伤被送去了医院,经抢救两周半仍失去了年轻的生命,令人唏嘘。据报道,该男生参加的是一个名为MonsterPWC的搏击比赛,赛前只训练了一个多月,开赛后36秒钟后被对手王某一脚踢中腹部,直接进了医院。参赛者和主办方都显得很儿戏,其中体现的对生命的漠视让人心痛。

        首先是参赛者对自己的生命不珍惜。拳击等搏击类的比赛不同于其他体育竞技,危险性来自于外部。一般体育竞技,参赛者挑战的往往是自己的极限。而搏击类比赛的危险性来源于对手,而且可控性很低。业余爱好者必须经过一年以上的训练才能具备上台的条件,如果没有一定的自我保护和抗击打能力、充沛的体能以及对战的经验,失败是必然的,受伤也是在所难免。而几乎零基础的人更不能上台比赛,在攻击时可能会打到对手的要害部位,在防守时也无法保护好自己。像这类的素人选手参赛并不少见,据新浪报道,在“我就是拳王”民间擂台赛海选赛中,有从事种植花木行业的大叔,更有仅仅练过一天就上台比赛的选手。像这样对此类比赛没有明确的风险认知,将搏击类比赛当娱乐游戏,看作是一次个人秀的行为,既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也是对家人的不负责。

        再者便是比赛主办方的失责。比赛主办方有着多年的赛事经验,清楚的知道这个项目有着怎样的危险性,不设立门槛反而放松参赛限制,将素人引入比赛。如果说为了提升拳击的参与度,让两个素人比划比划,既能够传播拳击文化,也能拓展用户群体,这倒也能理解。但是不严谨的匹配机制便是对参赛选手的不负责。刚练习一个多月,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了解规则的素人,迎战的对手却是11胜0负3KO的“金腰带”。期间巨大的实力差距,直接导致了这场悲剧的产生。主办方对外宣称的匹配规则便是势均力敌,但结果却显示,所谓的势均力敌有着怎样的误差,而背后的漏洞又有多大。对一个选手的实力评估应有完善的检验流程,而不是听片面的说法,更不应该直接拉赛场进行所谓的“实践出真知”,赛后再进行评估,对这名大二小伙子来说,已经永远的没有了赛后。

        此外,我国搏击类赛事的行业规则还有待健全,产业链不完善,盈利模式单一。与国外完善的市场制度相比,中国职业赛事一贯缺少清晰的发展模式,职业化程度较低。而作为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项目,搏击受关注的程度也不及足球、篮球等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项目。知名搏击解说王琰博认为中国搏击赛事天生不足,“在付费消费习惯、媒体门槛费用、博彩限制、票房认可度等方面都有缺陷,赛事对赞助商的依赖度过大,资金链自主创造能力偏低。”缺乏资本的注入,很多赛事在资金链条断裂之后便无法支撑,只得偃旗息鼓。而仅仅依靠赞助商投入+门票收入的单一盈利模式显然也无法做大做强,必须要开拓周边产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才能开启健康的循环发展模式。

            要避免此类悲剧重演,一方面需要参赛选手的理性参与,另一方面也需要组织者建立完善的比赛机制,毕竟生命只有一次,需要大家共同的守护。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搏击不是儿戏,守护生命排第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axm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