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末,年初。
有一阵子,有个姑娘说,我一直觉得你有那天赋。这句话时不时飘进脑海,还记得当时的回答是:当下,能静下来动笔,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我常常自诩,写日记,是小学语文老师留给我的最大的财富。但是,什么时候起,日记,周记,月记,到现在,几个月不记?相比键盘敲下的电子文档,我其实更钟爱笔尖划过纸张。
总说,时光留给我们的总会是最好的,可恰恰,我们会给自己留下些不好的,而这些不好的很久很久以后才晓得,哦,已经很不好了。
前些年的时候,因为有个同学作为媒介,我有幸见过我儿时的两位老师。卢老师就问我,还动笔么?
后来,同学也说,有空我们去看看老师,到现在,我一直没有。姑娘说的,全是老师对我的各种褒奖和鼓励。此刻细细想来,其实,也是因为这么多年过去,她曾经比较骄傲的学生,我,并没有像她期待的那样耀眼和生辉,所以才情怯。
记得我在老师那里有一篇满分作文,《难忘那首歌——同桌的你》,种种原因,我还能找见那些字迹。我保留了学生时间非常多的文字稿和书信。
种种原因,我经常听这首歌,各种版本,各种声线,但似乎,还是最喜欢老狼的吧。也或者,只是因为,那是初时初见。
康康在圈子里说,要给一些朋友写信。
和他说,我喜欢白纸黑字的那种真实和漂洋过海收到信的欣喜。你是否还记得?
一纸的墨香,怎能不美丽。所以,偏向写字,偏向纸质书。
我想,已然没有人愿意这样漫长的等待和细水长流的闲散了吧。这个社会种种快餐文化里,我们传递感情最质朴的一种方式不见了。我想倘若现在,还能看到漂亮的信纸承载过来的只言片语,我满心的喜悦会比任何时候都要浓烈的吧。
嗯,如果,还是那种折的很漂亮的信的话,我不仅仅是喜悦,还会是满满的感动和眷恋。
是如果。
连邮件都不愿意的这个时代,电话短信视频已经完全取代了我深爱的墨香。
即便是我自己,喜欢一纸墨香。也是很少的时候才能动笔,更多的时候,只是像现在一样噼里啪啦的键盘声了吧。
我买过很多类型的本子,很多款钢笔。每次回去,都会拿出来看看,再放回去。如今在写的一支钢笔是从大连离开的时候,团队的伙伴送的,都是美好的印记。
算归期,看故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