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以为历经十数年在大陆和香港两地的刻意搜罗,我已经把阿加莎的中译本都读尽了呢。
见到“微信读书”上的《幸福假面》,第一反应是:阿加莎还写过这个?
果然,读起来也不像;而且直到读完,没死一个人,也没出来一个侦探。
推理小说女王阿加莎,荣获“不列颠帝国勋章”和女爵士封号的阿加莎,创作了80余部侦探小说的阿加莎,竟然还写过这样的作品!
而且,怀抱着探究性的好奇心去读的一本书,读来竟让人手不释卷,相当惊喜!
这不是一部侦探探案小说,而是一部心理小说,是一个女人的内心探索小说——
女主人公琼过着富足而平静的生活,家庭在她的意愿之下运转,她的律师丈夫和三个孩子也依照她的规划生活。她对自己的大半辈子满意极了,总觉得人不如己。
一次机缘巧合,天雨路断,琼困在沙漠中的小客栈数日之久。
大把的闲暇时间里,一件件生活小事浮现脑海,她重新审视生活种种,发现真实生活全非如此,是自己刻意闭目塞听,将一颗心屏蔽在真相之外。
进而,琼意识到向来自诩“无私”的自己是如何自私地决定着家人该过一种怎样的生活,向来居高临下觉得谁都“可怜”的自己是如何抵死不承认丈夫所爱另有其人、三个孩子与自己从不亲近……
她被生活的真相吓坏了,继而明白:人生还在继续,自己还有希望改变这一切。琼怀着热切的愿望踏上回程,盼望早日回到家人身边,一心要弥补带给家人的漠视与伤害。
然而,当琼真正回到家里,见到家人,改变的意愿模糊了、消散了,日子又回到了她所习惯的轨道上。
她安慰自己:也许之前种种都是自己想出来的,也许日子本来是好好的,家人都幸福,根本不需要我做出什么改变……
所有的故事情节都在女主人公内心活动中呈现,起伏与细节一样不缺,读来毫无乏味之感。
作者写来颇为平静,读者却难免满心唏嘘。
有位书友甚至评论说:“这本书某种意义上是本恐怖小说,因为琼的身上有无数父母的影子,而她们身后看似和睦实则惨烈的家庭关系,足以唤醒从童年延续至成人的PTSD。”
《幸福假面》这部小说与阿加莎其他作品风格截然不同,它和另外的五部作品是阿加莎以“玛丽•韦斯特马科特”为笔名发表的。
或许可以听听作者本人在自传中如何评价这本书:
“我写了一本令自己完全满意的书……我一个字都不想改,虽然并不清楚书到底如何,但它却字字诚恳,无一虚言,这是身为作者的至乐。”
而我有幸读到自己熟识且喜爱的作者风格迥异却同样出色的书,也品尝到了身为读者的至乐。
掩卷之后,琼的影子依旧在眼前。
我想责怪她没有勇气真正改变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却也欣赏她至少曾有过这数日疼痛中的清醒,胜似许多人浑噩昏聩过一生。
尽管行动上遭遇了失败,但内心探索不无价值。
谁又不是在内心探索之路上屡战屡败的呢?
固有的防御使我们免于难以承受的真相带来的痛苦,躲进去太舒服也太容易了。
只有少数人,能耐受痛楚,在这条路上屡败屡战——
一如梁永安所说:
“我们在孤独中需要一点儿上帝视角,那是对自己的审判,对自己的清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