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健康&养生
医者仁心≠无偿服务

医者仁心≠无偿服务

作者: 程彦暄 | 来源:发表于2018-12-25 16:09 被阅读7次

    文/程彦暄

    在家委会、业主群、工作群等聊得热火朝天之际,“医患交流群”也逐渐进入到了人们的视野,成为越来越多医生和患者交流的新渠道,有的医生给患者看完病后,会邀请患者加入微信群,以便患者咨询,让患者不必为了一些小问题专门去医院。一些医生还在医患交流群发布一些疾病预防常识和护理方法。近期,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9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有62.2%的受访者加入了医患交流群。
      
    不可否认,在精神鼓励、保健预防、康复疗养、感情联络等方面,“医患交流群”的确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正如某些患者所言:“在群里,医生经常对患者进行鼓励和督促,病友之间也可以交流、相互鼓励,这给了我很大的勇气和信心去面对疾病。”
      
    然医生毕竟是“人医”而非“神医”,做不到悬丝诊脉,更无法实现隔空切脉,自古医者均强调望闻问切,换言之,对患者的诊疗绝非单纯的群中询问便能精准确诊,还需要在专业检查化验结果的基础上,凭借专业医疗知识以及丰富的治疗经验来确诊和治疗。
      
    不仅如此,由于患者与医生间的医学知识不对称,常使得不少患者难以精准描述自身症状,如对于阑尾炎与胆囊炎的描述,往往只能停留在“右腹部疼痛”的层面,关于疼痛转移或疼痛放射方面却难以理解,更谈不上精准表述。此外,还有不少常见疾病的症状极为相似,单从对症状的描述而言,实难帮助医生做精准判断,更遑论对症下药。
      
    虽说医者仁心,然并不代表所有的医生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坐诊“医患交流群”,时刻提供无偿服务。站在市场经济的角度,不妨将医患关系视为供需关系,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而言,供给价格越高,提供医疗服务的人也就越多,反之则越少,而当供给价格为零甚至负数之时,我们可以视此种服务为公益性的志愿服务,但它并不能作为法律或道德的强制要求。相反,若在“医患交流群”中产生了有偿服务,一旦出现误诊甚至医疗事故,后续如何定责、追责等亦是难以解决的问题。
      
    可见,缺失了市场的“自由调整”以及第三方的有效监管,“医患交流群”很难发挥出理想的作用。诚如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张子谦所言:“患者希望得到医生的专业建议,医生需要合法合规地提高劳务收入,政府希望做好安全高效的医疗行为监管,如何结合三方诉求是应该考虑的。”
      
    对“医患交流群”,我们不妨都多一些理性的认知,患者还需到正规医院及时就诊,医生还需立足本岗精进医术优化服务,相关部门则应依法依规加强网络线上线下的有效监管,在维护和保障医患双方正当利益的同时,也让“医患交流群”在有限范围内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真正造福医患双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医者仁心≠无偿服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bbf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