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纷纷感慨粉丝增长慢的时候,有一些账号,利用了很多奇葩的方式,完成粉丝增长。
我把看到过的正常、奇葩的用户增长方式记录下来,供大家借鉴,希望能带来些许启发。
常见打法,有以下4类:
媒体思路:原创内容
产品思路:满足需求
技术思路:酷炫功能
土豪打法:人钱具备
一、媒体思路
代表帐号:咪蒙、王五四、商业人物
咪蒙、王五四、商业人物的迟宇宙,三位都是媒体出身,所以驾驭内容能力很强,靠写文章,俘获了很多用户;
还有一些媒体机构的帐号,比如36Kr、创业邦、i黑马。36Kr靠内容不仅聚集了创业者,也聚集了很多投资人,所以后面可以衍生出股权众筹,包括i黑马背后的创业者社群等都属于靠原创内容吸引了很多用户来,同时实现后期变现;
二、产品思路:满足需求
满足出行:滴滴打车、车来了
满足吃饭:大众点评、美团
满足社交:新来租我吧、一号媒婆、相遇未名
满足实习:刺猬实习、实习僧
要做好这类帐号,需要提供承载服务的能力。比如:车来了,可以随时查询公交车到了哪一站,还有多久到站。新来租我吧,需要上面有足够多的美女和帅哥,这样用户才可以租到心仪的人;刺猬实习和实习僧,要有很多工作岗位,才能满足大学生寻找实习的需求。
三、技术思路:酷炫功能
这些公众号,本身可以实现一些简单的功能。代表帐号:装逼神器、柏拉图App、大字。
“装逼神器”,你在H5页面输入名字,可以立刻生成一张带有你名字的房产证、结婚证、飞行员驾驶证、豪车证等等。
大字,是可以在朋友圈发大字。但是后来惨遭微信封号一周。
柏拉图App,是可以生成性格图片。据柏拉图App市场负责人周琦叙述,2016年7月14日17点正式上线后,两天内,总pv1200多万/性格标签生成900多万张,微信涨粉400多万(解封后,增长的微信粉丝被全部清空)。
四、土豪打法:人钱具备
本身具备大的流量,或者很有钱。
分众传媒的楼宇广告,每天客流量很大。百思不得姐App,累计用户过亿;人民日报,每天发行量过百万;央视新闻,每天CCTV新闻联播的播放量大的惊人……
2015年的5月11日-5月22日,江南春的分众传媒联合了滴滴打车、大众点评等举办“分众520宠爱节”活动,当时,网友只要在电梯口的分众广告屏前打开手机蓝牙,点开微信摇一摇,就能直接分享2000万微信红包和2亿现金券。而且会引导关注分众传媒的公众号,不到10天,粉丝增长过千万。
还有一些奇葩的增长方式
一、借助过多级分销:小黑裙、环球捕手、中粮健康生活
中粮健康生活:借助“中粮”的名义,然后李鬼干了李逵的事情,还帮用户写好了转发文案
小黑裙:分销模式,让用户做代言人。很多用户有了参与感,同时又有利益分成。早期通过夏华等业内KOL转发,得到第一批种子用户,小黑裙创始人王思明,现在是中华女子协会会长、十方缘基金会创始人。人脉资源广,在后期裂变上,也具备了很大优势。
点评:这种方式,适合具备一定用户基数的账号。
二、做微信讲座活动
做微课:职场充电宝,靠持续不断做讲座,做成了百万大号。2015年~2016年,很多帐号都推出了自己品类的微信群讲座,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粉丝增长。
三、社群裂变
有书、熊猫书院。有书早期做了很多精细化的运营,但是粉丝一直停留在几十万基础上,后来,通过社群裂变,1年多时间,增长了2000多万用户,目前,公司流水估计在6000~7000万。
熊猫书院:据传,熊猫书院早期是照搬了有书的方式,文案、海报都没有换过,1个月粉丝增长100多万。后来熊猫书院、有书在粉丝增长中的模式,开始慢慢出现差异。熊猫书院精细化运营,有书粗放式运营,后来熊猫书院在精细运营层面,反超有书。
今日感悟
——写好一篇汇总类文章,3个小时真是不够用啊!既要有案例,又要给分析,很烧脑!
个人微信二维码如下。想加就加吧,没啥不好意思的,比你想象中的要高冷和接地气。
你不付费,很难珍惜。觉得有启发,欢迎任意打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