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2383387/a1cdd29d34608ff5.jpg)
女人的不幸则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她不被要求奋发向上,只被鼓励滑下去到达极乐。当她发觉自己被海市蜃楼愚弄时,已经为时太晚。
——西蒙娜·德·波伏娃在《第二性》
1
一个女生说,网上看到很多20岁出头的女大学生被钻石王老五包养。打扮得十足白富美的样子,每个月生活费几万,从头到尾一身名牌,出国旅行住遍各种高端酒店。“干爹”们甚至为她们购买跑车、别墅。这些女生享受到了同龄人无法企及的高端生活。享受几年过后,这些白富美们在身边找个老实人或不知情人嫁了,婚后照样享受生活。
女生说这就对她原有的价值观产生了巨大冲击。原本认为大学踏踏实实学习后考研或保研,然后找个好工作留下来,结婚生子,就是人生最好的安排。然而和这些二奶一对比,才发现人家在最好的年纪里就已经享受了各种高端生活,而自己却必须将青春大好时光全部投入到工作学习上去,熬个十几年也没她们风光。
于是价值观动摇了。
2
华尔街流传一个故事。一个女孩子征婚:本人二十五岁,谈吐文雅,漂亮有品位,想嫁给年收入50万美元的男士。一个华尔街成功男士回复她:我完全符合你的要求,但是我不会和你结婚。你说的其实是一笔简单的财色交易,看似是一个公平的交易。但是你的美貌会消逝,我的钱财却不会减少。事实上,我的收入很可能会逐年递增,而你却不大可能一年比一年漂亮。听起来会很残忍,但对于一件加速贬值的物品,明智的选择是租赁而不是购买。年薪能超过五十万的人都不是傻瓜,我们只会跟你交往,而不会跟你结婚。顺便说一句,你尽可以把自己变成一个年收入五十万的人,比遇到一个五十万的傻瓜希望更大。
这个故事说明,享受只是一时的,而拥有享受生活的能力远比依靠青春和肉体得来的生活靠谱得多。
古人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Gucci,Dior,LV……这些诱惑刺激人的欲望是会不断膨胀的。被包养太容易获得了与能力不匹配的物质,会丧失掉自己的初心和能力。住惯了别墅,还能安心在简陋的一房一厅蜗居吗?
3
现实的女生总想选择一条容易的路走,20岁出头就可以坐享荣华富贵。确实很让人羡慕,毕竟谁不想过着那样奢华的生活?越来越多身边的女生和社会上的成功男士“谈恋爱”。你有钱,我有青春,我们就在一起。看起来比学校里的恋爱男女还要恩爱,还要享受。出行豪车接送,出入四季柏悦万豪,中东欧洲旅行,朋友圈晒的总是那样高大上,怎不让人羡慕?在青春期的少女,又有几个能抵挡这些诱惑?
一个女生回忆说,当年差点就被包养了。因为土豪开价实在是太高,一年什么都不用做,每年生活费就有50多万。对于贫穷的她来说,这简直是天文数字。但是经过内心的不断挣扎,最终拒绝了。
西蒙娜·德·波伏娃在《第二性》中写道:
“男人的极大幸运在于,他,不论在成年还是在小时候,必须踏上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不过这是一条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则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她不被要求奋发向上,只被鼓励滑下去到达极乐。当她发觉自己被海市蜃楼愚弄时,已经为时太晚。”
这个时代“女人不被要求奋发向上,只被鼓励滑下去到达极乐”。这样的价值观,必定会摧毁一个女人的正常三观。当一个女人没有了赖以生存的能力,把自己被爱的能力无限降低,当遇见一个对的人,又该如何自处?真的能像完全没有发生一样吗?还具备爱的能力和心态吗?
4
一个女生说起了她被包养的故事。大学认识了一位30多岁刚回国的大叔,然后被包养了。带她出去旅行,买房买车,想要的东西多看一眼他都会买。发现他已婚后结束了包养关系。但是她在学校的时候会突然会有陌生的男生找到我,问她一晚上多少,包月多少,包年多少。她开始变得恐慌。那个大叔提出继续以前的关系,不同意的话就威胁要让她学校的同学、朋友、家长都知道我当过小三情妇。后来,向女生要了10万块才同意断绝这段关系。而女生为了支付这笔钱,东借西凑,最后忍着辛苦打工很久才还清。
所以不要以为你情我愿,你出钱我出身体,结束后各别两宽这么简单。
过去的事情不是如风沙吹过就没有了痕迹,而是像耻辱一样深深地可在柱子上,它就像恶魔一样,时不时地跑出来告诉你,你曾经的灵魂肮脏过,怎么都洗刷不掉。
就像茨威格在《断头王后》中写道:
“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所有不光彩的过去,总有以另外一种代价买单。
5
电影《怦然心动》里有一句话:
“有的人浅薄,有的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可是有一天,你会遇到一个彩虹般绚烂的人,当你遇到这个人之后,其他人都只是浮云而已。”
当从包养关系中脱身,带着面具掩盖满心伤痕和劣迹,见惯了世间丑恶,还真有能力像一个普通人一样恋爱?让一个无辜的人为了你的过去,承受本不该承受的委屈,对他公平吗?就算不知道,你又于心何忍?
包养,这作为个人选择,无可厚非,尊重被包养的女同学的选择,钱谁不爱呢。只是希望许多年后我们回头看的时候不会变成自己原来讨厌的那种人,没有忘掉自己的初心。不要忘记某年的六月七号我们认真握笔书写的样子,那时候我们只是想好好地上个好大学。
韩国电影《熔炉》有一句台词:
“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我们被世界改变。”
中央二套的《对话》栏目中,一位大四女生提问说:
“现在社会上都说‘学得好不如嫁得好’,请问这一点是否有道理?”
当时担任主持人的王利芬老师听了,对她说:
“别让时代的悲哀,成为你人生的悲哀。”
愿所有人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中,保持初心,抬头挺胸,昂首前行,成为自己人生的主宰。
![](https://img.haomeiwen.com/i12383387/79aaf70e72d5070f.png)
关注微信公众号:叶子的文艺麦田。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