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王垠的一篇文章《学习的智慧》,所有活知识都是对死知识思考实践过程产生的结果。实际问题千变万化,不可能让你生搬硬套,没有思考实践积累,自然就不可能收获解决问题的结果。
基础决定你的下限,思维深度决定你的上限。当你陷入一个瓶颈,需要从这两个方面考虑。学而不思则罔,知识的总结和梳理,可以让思维更高效地思考。
思考实践有几个关键问题:
- 智慧,是否具有高效的学习方法,遇到具体问题能举一反三。
- 机遇,是否遇到具体的实践机会;在实践中遇到瓶颈,能否遇到合适的引路人。
- 品质,在浮躁的世界中,能否静下心来做深层次的研究;没有扎实的地基,怎么可能有高楼的稳固?
- 聚焦,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每个方向都精通,要选择好方向,深入研究,才能有所建树。
我们所处的互联网时代是幸福的,开源遍地开花;知识壁垒减少,获取知识成本降低了,但是我们很多同学对开源只停留在会用层面上,调用接口,按照说明书使用,出现问题只能百度,谷歌,如果查不到就束手无策了。能否通过现象去看问题本质?这里涉及到 3 个问题:基础,思维深度(对开源深度学习,看源码逻辑),实践总结。
学习总结方法:
“你存在我深深的脑海里……”,很遗憾,人最大的特点是容易忘记。知识学习,实践,复盘,可以通过博客、思维导图、markdown 文档、github 等手段进行落地:
-
官网
有你学习需要的第一手资料
官网 -
其它学习平台
学生时代,发现一个有趣现象,上课抄笔记勤奋的同学,往往成绩不好。殊不知这些知识都在书本或者其它平台前人都已经很好地总结出来了。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顾此往往就会失彼。上课主要目标是:认真听讲,思考理解课堂知识,不明白都地方标记下来,课后再解决。
其它平台 -
经典书籍
好的书籍,往往是最好的老师。
纸质书籍
-
网络笔记
拿来主义,知识分类管理,pc和移动设备能同步数据到云端,知识随时随地可以查阅。
网络笔记 -
源码
通过源码学习,深入了解作者思路和软件工作流程。
源码 -
思维导图
知识脉络 -
调试
调试 -
实践
通过具体实践,对知识工作流程进行梳理。
UML流程时序 -
排版
markdown,舒服的排版可以让知识归纳总结事半功倍。
image.png -
github
从优秀的人上身上学习知识,现实生活很难遇见一个高手手把手地教你或者与你面对面交流,网络平台上有丰富的资源,可以互动,同时也可以保存并且分享自己的成果。
github
更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博客:https://wenfh2020.com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