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一思诗文集简文拾贝
《诗经》197-2.小雅•节南山之什•小弁[pán](2)

《诗经》197-2.小雅•节南山之什•小弁[pán](2)

作者: 无色生香 | 来源:发表于2022-03-20 23:44 被阅读0次

《小弁\color{red}{[pán]}》是被放逐之人的忧怨。


  • \color{red}{[dí]}踧周道,鞫\color{red}{[jū]}为茂草。我心忧伤,惄\color{red}{[nì]}焉如捣。假寐永叹,维忧用老。心之忧矣,疢\color{red}{[chèn]}如疾首。

  • 宽阔平坦的大道,如今长满了荒草。我心深深地忧伤,犹如舂杵不停捣。和衣而卧长叹息,忧愁使我容颜老。忧伤充满我心中,头疼烦热似火燎。


\color{red}{[dí]}:平坦的状态。
周道:大道、大路。
\color{red}{[jū]}:阻塞、充塞。
\color{red}{[nì]}:忧伤。
假寐:不脱衣帽而卧。
永叹:长叹。
:而。
\color{red}{[chèn]}:病,指内心忧痛烦热。
:而。
疾首:头疼。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诗经》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color{gray}{(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国风》是按国别编排,《雅》《颂》则以十篇为一组,以每组篇首的篇名为组名。

如《小雅》从《鹿鸣》到《鱼丽》十篇,就称为《鹿鸣之什》(伍、什是中国古代的计数单位,“某某之什”,即某某等十篇诗)。《大雅》从《文王》到《文王有声》十篇,就称之为《文王之什》。《周颂》从《清庙》到《思文》十篇,就称为《清庙之什》。十篇以上带有零数的诗篇,不另立篇什,就编排在最后一组篇什内。

《小雅》共有七十四篇,其中部分诗歌与《国风》类似,最突出的,是关于战争和劳役的作品。

《节南山之什》:节南山、正月、十月之交、雨无正、小旻、小宛、小弁、巧言、何人斯、巷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经》197-2.小雅•节南山之什•小弁[pán](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bkzd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