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是我上高中后的第二节音乐课,老师决定不再与我们寒暄,新同学们好,我是你们的音乐老师,我姓X,之类的废话,也无意去了解各位同学在之前的学校是否有接受过音乐上的学习。
我的音乐老师,一个身材矮胖的中年男子,他一进教室后,便在黑板上写下了:流行歌曲的制作过程。他想上一节能吸引住学生注意的音乐课,因为这样他也才不会觉得无聊。的确,那节课全班人都在关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我,而不是我的音乐老师。
在老师写完“流行歌曲的制作过程”最后一个字后,我就在下面呢喃了一句:这个我也能讲。
老师估计是觉得权威受到了挑战,又也许是想反噎我一句:那就请你上来讲。
我届时一愣,随即一笑,一个想法在我心中成型。于是在同桌刚刚睡醒的眼睛里,我的身影慢慢地站了起来,随着我的站立同桌的睡意也慢慢消去取代的是诧异。我在周围一片诧异中,走上了讲台,这时起哄声也此起彼伏。
老师在一片起哄声中,摇着头苦笑着慢慢地走下讲台。他站到了一旁,开始看着我讲课。
作为一位由于爱好写流行歌词而慢慢接触并开始自学流行音乐的人来说,我能从多方面多角度的去解读流行歌曲。可我也恰恰因此才想上台,因为从我一开始我就始终是自学这一切,我需要有人指导。高中,对我来说除了是上大学前的的三年特训,也是我认识音乐上的良师益友的绝佳时机。
常年混迹于网络的我,深知一件事,和人聊音乐就是把你能显摆的都显摆出来,显摆完后就虚心求学,不然别人会觉得你什么都不懂,最后你也什么也学不到。我计划着,用这一节课来让全场惊艳,这样或许老师会因此而对我有所关注,同时也可以看看有没有同道中人。
一登上讲台后,我开始剖析流行歌曲的制作流程,侃侃而谈。那节课如我所料我让老师感到了惊艳,但也不如我所料,接下来的日子,因为这节音乐课的影响,事情出乎了我的意料。
老师尽管对我印象深刻,但也没有我自己意淫着:我的音乐老师看我天资卓绝,意欲教我音乐,然后我投身于音乐间,终为大家。事实则是,对你不温不热的,和其他人也没有两样。对于你问的音乐问题,能五句话解决,绝不说到七句话。对此,我是“色愈恭,礼愈至,俯身轻耳以请”,但没什么效果,该敷衍的还是敷衍你。虽然这是高中了,但和之前的音乐老师们都一样——敷衍。
我一直搞不懂这个问题,为什么那些老师们他们都要敷衍我呢?难倒对于一个如此喜爱音乐的学生,他们没有想为他“授业解惑”的想法吗?
而我想借那堂课来吸引同道中人的想法也失败了。同道中人先没有吸引到,苍蝇蚊子先招来了一堆。同学们对我的评价在目中无人,狂妄自大,自以为是这几个词语之间来换转换,也在此之间不断地衍生出同义词来修饰我。
所幸,我内心也够强大,对于这一切的变故,我也很平淡的对待。反正被老师敷衍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被同学们误解了,那就那样吧,嘴巴是他们的,脑袋和手还是我的,他们改变不了我的思想和行动。
或许是那堂课被老天看到了吧,后来我在网络上遇到了我现在的老师,一位非常负责又学识渊博的老师。在他的教导下,我在音乐上的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
和以往不同的是,我再也不会去做那种为了能得到音乐老师的青睐而表现自己音乐上的才华的事了,也不会像之前那样会随意的和一个不懂音乐的人谈音乐由此希望能从他认识的人里寻找到同道中人。
没错,是因为我现在已经有了老师,但更多的是那样做——费力不讨好,还惹一身骚。
林铎
2016年4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