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大学的第一个暑假,而我却带着这本书早早地住进了医院。
我7月27日进的医院,手术安排在7月31日。手术前的日子,我在雪白的病床上阅读《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这本书以前已经读过两遍,也不是非得在这个时候读不可,只是恰巧带了这本书,而书的意境又与心境相似。以前的两遍并不怎么懂,一直纠结着为什么“我”最后留在了世界尽头,以及没有了影子的“我”要如何在世界尽头活下去,还能不能与那里的图书馆女孩在一起。这一遍读下来,我稍微懂了,或者是我懂了自己的经历。
30号的时候,她来看我。我骑着她的电动车,载着她去附近的公园玩。她刚高考过,笑谈之间难掩担忧。这是她的第二次高考。原先一遇到考试就偷偷哭泣的小女孩如今已开始习惯考试,以及这个冷酷的世界。我对她讲自己的生活和看过的小说——对她而言恐怕是另一个世界——等到最后,我向她感叹,生活始终没有小说精彩,大学生活也是如此。我陪她坐在草坪上,我想起小说中一句话:我揽她入怀,把这份温煦刻入脑海。小说主人公在得知自己即将前往另一个世界时抱住了图书馆女孩,很久很久。这就是村上春树式的爱情,含蓄内敛。没有口中的爱,只有心中的温情脉脉。
“还记得去年高考前,也这样骑车载过你。你还很低声音地唱了歌,是吧。”
“是啊。是车胎都破了那次吧。”
“如果我再过不久就去另一个世界,那里山川寂寥,街市井然,人们相亲却不能相爱,因为爱需有心,而心被独角兽吸入了体内,成为了古梦。如果是那样的话,我该做些什么呢?”
“为什么这么说?”
“嗯,最近读的小说里的。”
这本小说让我明白了,爱和关怀是两码事。“关怀和心不是一回事。关怀属于独立的功能,说得再准确点,属于表层功能。那仅仅是习惯,与心不同,心则是更深更强的东西,且更加矛盾。 心一旦消失,也就没有失落感,没有失望,没有失去归宿的爱。剩下的只有生活,只有安安静静无风无浪的生活。”小说里这样写道。
爱有时是很无奈的事情。我看着医院楼下路上来来往往的人与车想道。
31号要手术的时候,书将近看完。我突然意识到,不管如何,人的心要强大。这也许是给自己的暗示,因为马上就上手术台了。小说中“我”之所以能在26名被试者中存活下来,原因正在此。世界尽头的种种本来就在他的脑中,是他借以逃避现实,避免伤害的角落。他的这一“意识核”,或称之为心的东西支持着他。这样他才足够坚强应付冷酷仙境的种种威胁。逃避“组织”与“工厂”的追捕,穿越黑暗的夜鬼王国。小说中“我”是强大的,至少心是的。
于是我想,我也要拥有一颗强大的心。我要在心中构筑一个可以躲避现实的另一个世界,那里的一切都是我自身的写照。可能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这样的世界,这个世界各所不同,反映了每个人的特质。
我进了手术室,想着世界尽头的独角兽,它们湛蓝的眼睛,它们纯金的皮毛,以及白森森的头骨。世界尽头总是笼罩着一层悲哀的色彩。然而在当时,在手术台上,我感觉到的是雪花飘落般的平静。我想,既然要活在人世上,就要经历种种,如意的,或是不如意的,正是这些经历造就了我这个人。手术台上方有一个无影灯没有开,我朝上看时,里面的镜面反射出左臂的影子,血肉模糊。人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部机器,而我当时是出了故障的机器,正被修修补补。可正是肉体的卑微使我意识到心的高贵。我要尽最大努力使自己的心高贵,使自己的心强大。如果我能安全地走下手术台,我一定会这样做的,一定。
手术顺利进行。进病房时,看到了仍在翻开的书,我很庆幸种种的机缘巧合,让我在手术期间看了这本书。
麻醉没下去时,并没有多少疼痛。当天夜里,那股疼痛感汹涌而来。血管里仿佛有一团火在游走,随着脉搏的跳动,火势在起伏。我彻夜难眠,我没有发出任何呻吟,我知道这没有任何用,除了增加家人的担心。就好像自己有一颗坏掉的虫牙,无论怎么向周围的人抱怨,牙依然会疼痛不已。诸如此类的事,人是奈何不得的。
说起无奈,小说中有这样的话:世上存在着不能流泪的悲哀。这种悲哀无法向任何人解释,即使解释人家也不会理解。它永远一成不变,如无风夜晚的雪花静静沉积在心底。 更年轻些的时候,我也曾试图将这种悲哀诉诸语言。然而无论怎样搜刮词句,都无法传达给别人,甚至无法传达给自己本身,于是只好放弃这样的努力。这么着,我封闭了自己的语言,封闭了自己的心。有时,深重的悲哀甚至不能用眼泪这一形式来表达。的确如此。村上或许在世界尽头的描述中给了答案,那就是心的舍弃。小镇居民始终无欲无求地生活着,没有伤害,也没有爱。也或许懂得了什么是伤害以后也就懂得了什么是爱。只是又回到了起点,不可能解决那些无奈的问题,因为有爱,也有伤害。“没有争夺没有怨恨没有欲望,无非等于说没有相反的东西,那便是快乐、终极幸福和爱情。正因为有绝望有幻灭有哀怨,才有喜悦可言。没有绝望的幸福是根本不存在的。”作者如是说。
医院是疗伤的好地方,只是住的越久就越不容易离开。这句话恐怕只有住过院的才能深刻体会到。医院也是一个奇怪的地方,每天迎来生命的同时也送走死亡。小小的医院是整个人生的缩影。我偶尔想到生死。在接触这本小说之前,生死在印象中是睡着的形象,醒时的意识不知遁入了哪里。但死一定是这样子吗?也许死是永远保持清醒,睁着眼睛注视黑暗。或许像作者想的那样前往另一个世界。死是每个人面临的命题,死让每个人更好的活着。
零零碎碎写了这么多,是为了记录昨天。由于昨天的记忆,今天才能走的从容不迫。
2011.8.1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