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一本心理学书。
书是去年暑假从儿子那带回来的,看到一半,读到自恋型人格和表演型人格时,很自然地想起我的两个女同学。
小学五年级,女同学W跟我相处甚好,我们俩经常互相模仿对方写字。
某天下午的课间玩耍时,另一个女同学给W梳小辫,一边编着麻花辫,一边和W开玩笑。她说:我给你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好找个好婆家。
这本就是一句玩笑话,没想到W恼了,两人对吵起来,一时闹得很僵,被班主任批评了一顿。
W同学个性很强,一气之下就要去投河自尽,被我们几个拼命拽住,苦口劝解。直到天要黑了,W还在负气中,班主任让我们几个女同学一直看着她,他自个回家吃饭了。
那天她情绪极不稳定,一心一意要去寻死,送她回家她不走。我们就坐在教室里,把她围在中间,紧紧盯着她,一直看守到天黑。
天黑以后,我们几个也看的累了,便稍稍松懈了一会,结果她趁我们不注意的时候跑掉了。
发现她不在原地,几个人立即四下寻找,最后在学校后面的鱼塘边找到她。
天色阴沉,即将落雨,鱼塘周围黑漆漆的,很是恐怖。鱼塘的水很深,她坐在塘边,看我们快到跟前,开始慢慢往池塘里挪动。
我们几个吓坏了,拼命死死地抓住她,但池塘边很滑,眼看她就要滑进水里,我们也跟着顺势向下滑。几个人一边苦劝,一边哭喊求救,一边控制着自己不向下滑。
鱼塘和学校距离村子很远,我们的哭喊求救声根本传不到,几个人心里漫上一阵惊恐和绝望。
那年我们三个,十三四岁的年纪,在黑漆漆的夜里,拼命去拽一个跳河寻死的同学。那个恐怖的场面,惊心动魄,至今还深深的刻在记忆里。
也许W同学并不是真的想死吧,也许求生的本能给我们助了一把力,最后我们终于把她从水里拽了出来,她的半个身子都湿透了。有人去喊来班主任,当天晚上,我们和班主任一起把她护送回家,把她交给家人,劝慰一番,回来已经半夜了。
还记得,回来的路上下着小雨,沙土路面被雨点砸的坑坑点点,一路上,我们几个仍心有余悸。
后来小学毕业了,再也没见过她,她也没上初中,我继续上学,考学。直到工作以后的一个偶然机会,碰到同村的一个小学同学,问起W。才得知,她小学毕业后回家务农,后来结婚了,其间因为一点小事,被家人数落,又发生过几次投河自尽的事,被及时救了下来。但后来,跳河次数多了,别人都以为她是故意吓唬人的,就不太紧张了,“狼来了”已经没人相信。
于是这一次...竟是真的了。
我的好同学,你万不该把生命当儿戏!
我想,这就是自恋型人格障碍吧!
初中那位美丽的女同学的表演型,现实中这样的女生应该有不少。首先长相出众,为了吸引人眼球,故意装腔作势。比如上课了,人家都进班坐下了,她故意晚来;进教室一定要走在前面讲台上,一定会故意东张西望左顾右盼,扭捏作态。到位子上绝对不会立即坐下,还要故意站着装一阵傻,四处扭头看看有没有人注意自己。人家都坐她就站,人家都站她就坐。这,就是表演型人格吧。这位美丽女同学只是爱表演,不过度,人格应该是健康的。
健康的体魄需要有健全的人格。
有一种距离,是即使面对面也如隔万水千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