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听到的最悲伤的消息大概就是那个风华正茂的女孩放弃生命了。
很多人会说放弃生命的那么多,为啥偏偏这件事引起那么大的反响呢?
因为她的工作是人们趋之若鹜的事业编、铁饭碗。
是人们普遍认为的一年只上半年班的教师。
在刚听到这个消息时,作为同行我也很震惊。
连死的勇气都有了,为什么没有说“不”的勇气呢?
再不济也可以正当表达自己的愤怒,拒绝加班,拒绝工作以外的杂事。
被批评又怎样,死都不怕,脸皮厚一点又何妨。直接忽视打脸对方也可以,万不该匆匆了解自己。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她已经离开了,并且她的离开也改变不了什么。
但我们千千万万的同行还在饱受同样的折磨,我们该何去何从呢?
《暮色将近》里有句话跟大家共勉:别用自己愚蠢的无能削弱了自己正当的愤怒。
我理解的是一个人如果连反抗的权利都被剥夺了,那么人生真的就是炼狱。
这本书的作者是安娜阿西尔,英国著名编辑。总是如此,反抗对于她来说依旧是一件艰难的事情。
但她很勇敢,她找到了恰到好处的处理方式。为了帮助更多在妥协与反抗中徘徊不定的人,她在89岁时写下了这部传记。
她以邻家老太太的口吻诉说自己的一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讲述人生每个阶段该有的反抗。反抗意识才是我们获得幸福的关键。
我们在工作中会遇到很多无可奈何的妥协,因为我们无法反抗。
职场达人经常分享经验,告诉我们,要搞好这样那样的关系。在领导面前要怎样,还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等等。
我们初入职场就容易受这些前辈的洗脑,最后丢了自己,连愤怒的权利都渐渐被抹去。
阿西尔用实际经验告诉我们,适当的表达愤怒才是维持稳定情绪的关键。
其实,我们的造字先生也给我们提示了,只是我们没有注意到而已。
我们班看“稳”字里面有个急,不急怎么会稳定呢?一个情绪稳定的人一定无数次被逼急过,否则他不可能做到情绪稳定。
所以当你已经在崩溃的边缘时,就说一句去他的稳定吧,该反抗就反抗。
就如阿西尔说得那样,个人生活比工作更重要,这不是一个令人羞愧的理念,而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
工作就是为了生活的好,可是我们经常会因为工作把生活搞得一团糟,这真不值得。
如果你还是在为工作而闷闷不乐,或者都接近崩溃了,那么不妨去读一读书,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写一写自己想说不敢说的话。
生活里最难处理的大概就是男女关系了吧,阿西尔对此也有着令人咋舌又佩服之至的独到看法。
她终身未婚,却不是所谓的不婚主义者。她有过很多段恋情,有的意难平,有的适可而止,有的自然而然的结束。
她说每一段感情都没有被辜负过,哪怕年老色衰,她依然对感情饱有热情,这源自于她对生活没有失去激情。
对待感情,我很喜欢她说得这句话:当感觉一去不复返时,你必须接受“结束”这个现实。
这条铁律男女适用。
曾经我听郑强老师说浙大也有学生因为分手而想要跳楼,而不跳的条件就是要能和好。
谁的青春都迷茫过,喜欢的时候没有任何理由,为啥分手了就必须要说个所以然出来呢?
这没必要,如果硬要说个原因,我觉得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感觉”没了。其他都是没有任何安慰效果的谎话。
关于成长,阿西尔说:让自己好好成长,也让自己好好变老。
生命有限,就是为了让我们明白,任何事情都要在有限的空间、时间范围内去实现,超出了就要反抗。
安心度过当下是我们应该遵守的底线,任何透支行为都是对生命成长的不尊重。
最后,人生本就不可能事事圆满,可是我们经常为了圆满苛待自己,这是对自己的极度不负责任。
对待自己,要有艺术家一般开放的洒脱丰沛的心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