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言
01 狮子的原产地不在中国
中国不产狮子,然而中国人的吉祥动物,除了龙、凤以外就是狮子。千余年以来镇守官署、寺庙、墓园的神兽是狮子;到了现代,“镇守”在银行、关隘、城堡门口的吉祥物还是狮子。
狮子是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以后,由中亚国家作为友好交往的礼物,送到西汉朝廷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狮子与汗血宝马一样,是舶来品。此外,正如大熊猫作为中国原产地的吉祥物,作为特殊的外交“使节”,被送往世界各地。
02现存世最早的石狮在伊拉克
世界上最早的石狮源自苏美尔文明时期(距今约5000年前),现保存于伊拉克国家博物馆。

03为什么石狮子总是成对出现?
有两种解释,一是延续西方中轴线的对称美学,二是符合中国阴阳平衡之说。
一般来说,石狮都是一雄一雌,成双成对出现的。而且一般都是左雄右雌,符合中国传统男左女右的阴阳哲学。放在门口左侧的雄狮,一般都雕成右前爪玩弄绣球,或者两前爪之间方一个绣球;门口右侧雌狮,则雕成左前爪抚摸幼狮,或者两前爪之间卧一幼狮。

04民国以后普通人才开始有机会看到活狮子
狮子在古代中国,只有极少数人有机会目睹活的狮子,更多的是人们的口头描述。因此,狮子被赋予了神秘性。民国时期,大城市的动物园中才有真实的狮子。普通民众才开始有机会看到活蹦乱跳的狮子,据说,还是有人被吓到了。
孙振华老师的石狮世界
21年前,孙振华进入西安美术学院求学,专业是设计。
用孙振华老师的话来说,“自己有点不务正业”,把工作之余的时间和热情,全部花在了石狮子身上。探访石狮这条路不容易,孙老师坚持了这些年,把心得与感悟梳理与沉淀下来,于是,就有了这场难得的分享沙龙。

孙老师以历史地域为主线,从统治阶级特色谈起,综合历朝历代政治、文化、地域、宗教、礼仪等,全面分析了各时期的石狮造型发展及演变。

从西汉到清代---中国石狮的造像演变

【壹】西汉 石狮起源
准确来说,我国石狮起源于西汉时代,张骞出使西域,狮子和石狮第一次走进我们的视线之内。严格意义上讲,目前国内能看到的石狮子实物,最早的是东汉时期。


【贰】南北朝 石狮造像的第一个高潮
到南朝时期,因经济富庶,国力昌盛,此时石狮造像最为庞大、雍容,具有浪漫主义气息。南朝的狮子给人一种向上力的美感,整体感觉气势高昂,威武雄壮,气焰逼人,具有充沛的生命力。在雕刻上运用夸张的手法突出对象的神态,向我们展示了惊人的崭新民族风貌。南朝的石狮艺术还秉承着两汉三国流传下来的习惯风格,天禄、辟邪、麒麟依然继承着纯正的中华民族上古文明传说中的瑞兽风格。


根据头上的角,第一种叫辟邪,第二种叫麒麟,第三种叫天禄
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盛行,从西域沿着河西走廊一路向东无数的石窟开凿过程是西域建陀罗雕塑风格和中国地域风格的融合过程。同时也开启了狮子造像艺术第二次以护法狮身份重新进入中国的切机。北朝的石狮则体量较小,造型写实,呈现西域风格,且造型逐渐从立式转向蹲式。北朝中晚期,石狮造像开始有了中国人自己的语言表达,融入了更多的中式元素。



【叁】隋朝 狮头披发有了规则处理
隋朝此阶段,受统治阶级影响,佛教蓬勃发展,文化上民族大融合,狮头披发有了规则的处理。此时期狮子整体变窄,重心下移,具备了唐代蹲狮的雏形。

【肆】东魏至北周 狮毛爆炸
东魏朝政弱势,反映在石狮上,已没有北魏时期的力量感和侵略感。狮子毛发不贴伏,开始呈现爆炸状态,整体气质稍偏温顺。
北齐统治阶级信佛,石狮造型已经很温婉,胡须偏符号化。此阶段,石狮用于墓室门,主人希望它们有辟邪镇墓的功能。
北周时期,石狮呈三角态,毛发呈柳叶状,有了螺发的雏形。
隋狮身体上火焰纹依然在,整体更加有规律感、节奏感。
孙老师的推荐:西安碑林博物馆有一件身体前曲的狮镇,值得一看!

【伍】唐代 公母狮披发有区分
唐狮延续隋狮造型,西安汉阳陵一带的狮子是这个时期的典型。狮子腿变直,由粗变细;公狮卷发呈现花瓣卷,狮嘴张开,狮身肌肉群发达,显得很有张力。母狮头发条状,狮嘴收拢,肌肉仅保留线条感,不彰显爆发力。

孙老师的推荐:唐定陵南门石狮、桥陵东门石狮,这两组石狮很震撼,要去打卡!
【陆】宋代 狮子气质内敛如文人
宋狮身体整体拉长,头部缩小,有的身体则挂上了铁链,是驯服与温顺的象征。公狮头圆,母狮头扁,整体上讲,宋狮气质內敛。

孙老师的推荐:强烈推荐,延安钟山石窟护法狮、延安清凉山万佛洞,这两处石狮都值得一去!“最美宋狮“在宜君县博物馆,但此馆常年不开门。
【柒】元代 石狮造型相对统一的最后时期
元狮是造型相对统一的最后时期。气质较宋狮猛烈,代表作是北京白塔寺山门前的一对狮子。元代角狮,在宋代身体比例而基础上,头部变大,而身躯体小,四肢力量感减弱。代表作在晋城博物馆可以看到。另外,在西安小雁塔,也有一对元狮。
【捌】明清两朝 失去文化与艺术感
明代,石狮的造型艺术开始由内转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为长安杜陵原上的明秦王陵神道石狮、山西永济普救寺。

清狮彻底走向民俗化,艺术价值彻底没落,失去文化感的同时,更没有了艺术感。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为山西闻喜郭氏牌坊,等。
石狮的属性
礼仪属性---威猛型
此类石狮,主要出现在帝王陵墓神道。作为礼制,用于祭祀与守陵,守卫主人、守卫王陵。震慑守护型的狮子,力图表达它的威猛,魏晋之后尤为明显,唐代是此种造型的巅峰时期。唐代只有帝王宫殿、陵墓前,才有资格用石狮子守卫。它体形硕大,体态威猛,筋肉突起、咄咄逼人,具有强大的精神威力。

宗教属性---神异型
这类石狮子造型,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威猛无比的狮子在大雄至尊的释迦牟尼面前,显得温驯如狗猫,不仅形体小,而且神态妩媚温驯,由此更衬托佛力的伟大,佛经上的狮子听经故事,敦煌、龙门诸多石窟都有这类驯狮。

吉祥属性---驯服型
在西域的狮子文化传入中国之前,先民就崇拜天地山川及灵异。在殷商、秦汉时代,就有图腾式的龙、凤、麟、朱雀、玄武等祥瑞异兽。后世由文学艺术的推波助澜,造型艺术(雕刻、绘画、表演艺术)的具象显示,西王母、东王公、天禄、螭虎等神异动物,使战乱中的芸芸众生对神灵越发祈求和崇拜。石狮越来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合起来,民居、门墩、柱头、桌案、家具等,出现大量石狮造型,是我们平常生活当中,祈福吉祥的一种载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