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中午,阿Y跟我反馈,上周的一个KPI数据严重偏低了,与之前相比,差异还是蛮大的。我跟她大致看了一下,立马就觉得这个数据是有问题的,让她再仔细核对一遍,之后还是这个数的话,就等我下午有空时,我再和她核对。
而下午在车间忙碌时,接到了她的电话,说已核对了几遍,还是之前的那个数。心生疑惑,便赶紧放下手上的工作赶回办公室,和她加阿Z一起核对公式的逻辑,数据的计算确实没有发现异常,但是,当我问她们有没有试着换另一种方法去验算时,答案是否定的。而当我用第二种和第三种验算方法没有找到差异后,又开始用第四种方法验算,结果还是没有发现原因。但是,我仍笃定这个数据是有问题的,并且通过推算已得出实际上的大致差异,于是,我又开始回头细查第二种验算方法的所有数据源,结果,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了问题所在,只不过是,与预料的差异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是四个数据源都出现问题,并不是某一处问题,因此,我才在一开始忽略了这些累计出来可变的非常大的小差异。
举一反三的思维,让我笃定问题的存在,并推动了问题的解决,但是,意识里的定式思维也让自己吃了亏,走了一个大弯路,也浪费了时间。回头再看看看阿Y和阿Z,更是凸显思维对问题处理的影响。
而就在刚刚加班时,产线也出现两个物料的装配异常问题,反馈给到前工序检查各自物料,都确认说自己的物料没问题。我到产线后,安排人将出现的不良品和良品分别各拆开一组,做AB试验,结果立马便确定是其中一个物料出现了问题,前后用时不到五分钟,而在这之前,却过去了二十多分钟也还没找到原因。
复盘这些案例,并不是来说自己有多厉害,其实都是一些小问题,解决了也都已带来不了多大成就感了,但是,让人深有感触并值得思考的是,工作中,我应该要用什么样的思维去处理我遇到的一些问题呢?很显然,思维已然会影响我们的工作效率,工作心态以及我们的工作态度。
所以,如果我碰到一个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我不应该只想着用什么的方法去解决了,更应该考虑用什么的思维方式去思考这个问题,逻辑思维里有没有漏洞。这样才能更高效的处理好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