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牌是什么?
品牌是公司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在消费者心中的烙印,是在消费者脑海中建立的一个形象标签。
二、为什么要品牌建设?
品牌建设的目的是通过打造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使其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卖的快,卖的贵,卖的多,卖的久。
三、品牌建设如何做?
品牌建设分为3个体系:理念体系、传播体系、管理体系。
1.理念体系:定位、使命、愿景、价值、口号、故事、形象
-定位:与竞争对手形成差别,在消费者心中成为唯一或者第一并且有证据来支撑
-使命:品牌存在的意义(消费者能从中获得的物质及精神利益)
-愿景:告诉消费者品牌的终极目标,即我要成为谁
-价值: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要、情感需要、信仰需要
-口号:告诉消费者品牌会带给他在物质及情感上的好处(口号越容易记住越好)
-故事:通过故事赋予品牌生机,增加品牌人性化的感觉,能让消费者感同身受
-形象:通过商标、色彩、象征物、产品包装、代言人、企业家等工具来帮助品牌定位的巩固
■举例,舒肤佳
定位:杀菌抑菌
使命:为全世界人民提供优质的健康洗浴产品,美化全世界消费者的生活
愿景:美好家庭生活的倡导者
价值:去除细菌,保护家人健康
口号:爱心妈妈,呵护全家
故事:1837年创立至今的每个关键事件(具体事件可去舒肤佳官网查询)
形象:与卫生部、教育部、红十字会、儿童基金会等权威机构合作,举办卫生科普交易活动,彰显出负责任、有公信力的品牌形象
2.传播体系:受众、方式、传播途径
-受众:依据不同的受众群体(消费者、政府、媒体、社会组织)编写侧重点不同的文案内容
-方式:公益活动、热门事件、会议展览、企业参观、体育娱乐、人际关公
-途径:
a.线上(KOL、搜索引擎、门户网站、论坛、社区、邮件、QQ群)
b.线下(电视、地铁、校园、杂志报纸、户外、展会、赞助、文艺活动、主题比赛、宣传单、免费赠品、车身、电台、小区)
3.管理体系:品牌部架构、品牌制度、品牌执行
-品牌部架构:明确划分品牌的管理架构和人员职责,通过由品牌管理委员会、品牌运营部、品牌支持部门三级构成
-品牌制度:对职责、权利、流程进行规范,明确大家需要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品牌执行:对内部员工、对外部消费者、对政府的宣导计划(目标、策略、计划、预算、结果)
四、小米案例
小米手机诞生于2010年4月,那年正是苹果风头正劲、三星奋起直追、诺基亚节节败退、其他品牌摩拳擦掌的时机,手机领域绝对是不折不扣的红海,仅一线品牌就有数十个。那么,小米手机凭什么能够脱颖而出呢?关键是第一个切入点就是品类。当时,智能手机已经初步普及,成为人们熟知的手机品类。作为后进入品牌,小米开创了新品类,其重点强调了“互联网手机”这个概念。小米的LOGO是一个“MI”,这是Mobile Internet的缩写,代表小米是一家移动互联网公司。
为了强化其“互联网手机”的定位和不同,小米开展了深度聚焦。首先,借鉴苹果的成功,小米同样聚焦单一产品,只做一款手机,而且是不计成本地做最好产品。小米基本上都采用苹果的供应商。譬如,它是第一个采用高通4核1.5G芯片的手机。只做单一手机,用雷军的话讲,“互联网就是一种观念”,“少就是多,大道至简”。其实,从品牌定位的角度讲,越聚焦、越简单,你的品牌就越容易进入顾客的心智,成为某一品类的代名词。其次,小米把营销和渠道都放在互联网上,开创了互联网手机惜售模式,通过模式的创新来改变传统手机的成本结构,达成最高的性价比。这样,小米成为互联网手机的代名词,小米科技也成为典型的移动互联网公司。
“为发烧而生”是小米的产品理念,也是小米的品牌理念。小米公司对外宣称其首创了用互联网模式开发手机操作系统、60万发烧友参与开发改进的模式,并强调自己是一家专注于高端智能手机自主研发的移动互联网公司。这进一步强化了其互联网手机的定位。此外,小米的LOGO倒过来是一个心字,但少一个点。这意味着小米要让自己的用户省一点心,进一步强化了情感价值和诉求。
“为发烧而生”这一理念既是品牌核心价值又是品牌口号,如此简单,以致小米手机与发烧友建立了紧密的关联认知。
小米的品牌传播体系以创意见长。在公司介绍中,小米如是表述:“小米人都喜欢创新、快速的互联网文化。小米拒绝平庸,小米人任何时候都能让你感受到他们的创意。”在品牌传播中,我们确实看到了这种创意。线上从MIUI开始,小米就鼓励公众(尤其是发烧友)参与开发,它每周五都会发布新版本供用户使用,开发团队根据反馈的意见不断改进,此后的米聊和小米手机皆如此,这就形成了以发烧友为原点而带动的口碑营销。线下,小米借鉴了车友会的模式,在各地举办小米粉丝的同城聚会,把他们的消费方式变成聚会娱乐方式,营造了一种新的发烧友生活方式。这样既增加了群体的黏性,聚会过程中可以提供各种手机配件和相关礼物,也使米粉在大家的互动交流中变得很抱团。
小米的品牌管理体系是一种全员驱动的品牌管理。作为小米的创始人,雷军时刻不忘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来推广小米,成为小米名副其实的代言人。除了雷军外,雷军的朋友们也成为小米的铁杆粉丝群。记得小米发布前夕,雷军作为天使投资人投资过的一帮创业公司的朋友,为了支持这位老哥,录制了一段视频,集体摔掉各自的手机,换成了小米。后来,雷军甚至利用其投资的凡客来出售小米。雷军及雷军的朋友们用实际行动为小米的传播推波助澜。除了外围这些名人,小米形成了一种以用户反馈为驱动的参与研发机制,从用户那里得到的反馈会驱动小米整个组织快速改进,这样小米的产品就演变成了一种顾客导向并不断进化升级的有机体。所以,我们看到小米有一个独特的策略是卖工程机,目的就是要让消费者参与其中,有任何的意见都可以反馈,小米也会迅速给予回应,这样进一步加强了顾客的参与感和拥有感,让整个品牌管理变成了一种顾客驱动的组织管理。
总之,透过小米品牌的快速崛起,我们深刻理解了品牌本质是产品或服务在顾客头脑中的烙印,然后通过品类占位和聚焦争取品类地位,形成品牌特色。
The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