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火的电视剧《雪中悍刀行》,里面看到很多场景,不知不觉有了一点点奇怪的想法。当然,原著没有看过,只就电视剧本身聊聊。
因为最近看到了轩辕敬城,这个靠读书到了天象境的人,甚至有可能上升到陆地神仙境界。那一段很有感触,弹幕评论区出现很多“恭迎儒圣”。所以突然有一个想法,这作者是不是写的不仅仅是武侠玄幻,而且是在表达一种对人生的看法,一种信仰。
儒家在建功立业里不乏人物,近代熟知的有王阳明、曾国藩。这些人也是靠着看书修身晋升第一境界。轩辕敬城忍辱负重,韬光养晦,很像儒家的修身精神。从他对母女的爱,和跟两个兄弟观念的不同也可以看出。轩辕家族不乏以力取胜的人,他的兄弟和他的门客还有轩辕老祖,都是认为战力代表着正义。但是轩辕敬城不一样,他和他女儿秉持的观念是,没有仁义,轩辕家谈何立足。这很像儒家口里的仁义礼智信,而且轩辕敬城也一样,抱持着这种世人看似毫无用处的道德观念,最终却造化天象境,实在像是对世俗观念的抗争。、
再说男主徐凤年。虽然本身吸收了大黄庭,但是他也是一路历经苦难,渐渐成长。隐约中,徐凤年心怀天下,对人也以坦诚信义相待。路越走越宽。当然本身他们家实力很强,父子皆心思细腻。犹记得书生论道那一场。落魄书生不被众位号称学士的人所齿,但是落魄书生却被徐凤年看的起,一样的遗世独立,不入俗流。儒生这么多个朝代更替,渐渐落入被讽刺为空谈仁义的地步。很像当时清谈的一众书生。然而追本溯源,儒家不是腐儒,不讲愚忠,儒家要入世立功立业,自然不会是只懂得仁义道德,虽然他们知道那是对个人的要求,也是真正得道的人才能谈的事情,所以儒家不讲要求别人,只讲苛求自己,反躬自省。
电视剧还只看到徐凤年上轩辕家,电视剧里主要是以这种精神贯穿,道家次于儒家,在电视剧中有几位道家的大神,但是和尚倒是只看到一个,那就是在皇宫中的那位。其实道家也是讲修为自己,无为而无不为。何为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收拾自身心性,减去人欲,格正本心,所以道家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讲的是要找到本心,以本心通物性,以物性达天理,进而有为,就是进而入世。道家也还是要关心众生,要为的,不是得道成仙,飘然而去。
说到这里,想起徐凤年在被人用一本书画设计他疯癫前,剑神对他的指点,叫做“一剑开天门”。
那段话,虽然剑神说的很豪迈,也讲过自己曾经的迷惘。其实每个人何尝不是,被自己的心所遮蔽。被情绪、被欲望、被私心杂念所牵羁。那儒家也讲修心为先,要正心。心有所好恶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这不正是徐凤年内心中对于母亲的牵念的写照吗。所以说,要不被迷惑而至疯癫,则要靠他自己。儒家所讲修为修心,也在于自己,时时反省,于事上练,拔出心中之魔,让心符合正道,则行为符合正道,最后达人心物性,参与天地,赞育天地。
今天就聊到这吧,以后有什么感想再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