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有些儿时记忆并不可能真实发生
1. 有太多的人声称他们记得自己的出生过程。也有很多人说记得自己婴儿世纪的事情。 其实他们根本不记得(P3)
2.早起童年记忆的必要材料和信息-至少其中的一些,是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获得的。
(比如一张老照片,或者父母给我们讲过去的事情。)
当我们再一个看似合理的情境中,比如重述一段生命早起事件的时候,我们无意中就会使用这类材料和信息
填充记忆缝隙,人为增补细节。而我们的大脑会吧信息碎片用一种我们能理解的方式组合起来,是我们觉得这就是真实的记忆。
3.虚构症
虚构症指的是一个人对从未发生过的经历和事件产生了记忆。
这描述的就是影响我们的记忆,尤其是早起记忆的复杂现象。 对于早期童年记忆,事情可能的确发生了,只是再那么小的年纪,
我们的大脑不可能存储得了那些信息,之后也不肯呢个把它呈现出来。
4.来源混淆
我们之所以相信自己有早起记忆,比如记得自己出生时候的事情,很可能是由于把信息的来源识别错了。这就是来源混淆--忘记了
信息的来源是什么,然后我们把其他记忆和经历,错误地当作来源。
例子:回忆快乐的童年时,我们可能会把母亲告诉我们的故事当作是自己的记忆,
或者可能会把亲朋好友讲述的她满自己的回忆融入到我们自己的叙述中。
也有可能错把自己想象的童年当成了真实的记忆。
记忆误差的产生也许是由于虚构症和来源混淆的共同作用。
5.童年期失忆
P11 儿童和婴儿由于不会恰当的理解辨别信息,他们无法分辨出什么是应该记住的,什么是应该忘掉的 什么是重要的,理解这个世界的语言和脑部结构也不够完善。
P11
婴儿倾向于喜欢新东西,所以如果他们记得一个东西,就不会盯着这个东西看太久。
6.虚假记忆
虚假记忆有个共同点:那就是不可能发生,但是有感觉非常真实
第二章:记忆的过程时感知的过程
1.眼见并非一定为实,科学能够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科技馆中魔术师的表演例子。
眼见并非一定为实,科学能够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我知道感官会影响我对现实环境的体验,也知道记忆会因此产生错觉。
但是这感觉就是真实的不可思议。
感觉和记忆之间的互动方式,以及在记忆刚被创建时就可能产生的记忆误差
2.裙子颜色之谜
裙子其实就是黑色和蓝色。但是研究表明这张裙子照片是“多稳态”的,也就是在不同情况下,同一个人在同一张照片上看到的事物会有所不同(P27)
3.
如果所有这些感官再同一时间对某一事物产生勒不完全正确的感觉(把信息解读错误),他们就极有可能把错误信息植入岛我们的记忆中去。
4.
心理学家:刺激输入包含了认知对象的所有信息,也许所有知识都是通过感官获得的。
例子:你看一朵花
刺激输入过程就是外界信息通过感官进入大脑的过程(看见花这个行为就是刺激输入,通过眼睛把刺激传输给了大脑)
认知对象是认知过程发展出来的一个心里概念。 (如果你不但看花,而且是全神贯注地看,你就是再感知这朵花,那么这朵花就成了认知对象)
5. 从有限的输入外推出大量信息的能力的例子
P29 在平面上画几个简单的线条,画成三维立体图形。
为何一个平面上如此简单的线条“输入”就能让我们看到“立方体”。
这是因为我们做出的判断的一句不仅限于纸上的几条线。视觉系统通过我们对自然世界的经验的磨砺而进化,
让我们可以理解周围的刺激,形成对世界的理解和预期。因此,当我们由几个线条组合联想到三维立方体的时候,我就运用了自上而下加工系统做出的正确解读,而我们通过自下而上加工感知到的只有纸上几个线条而已。
6.兴奋与记忆
当研究者说一个研究参与者“兴奋”了,意思是说参与者的心率,排汗量,瞳孔放大量或其他的生理指标有了较大的提高。
研究表明,我们的兴奋水平在我们记忆编码,记忆储存和记忆检索的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
实验: 中性事故组,感人事故组,
给每组参加者看相同的连环画,但是听到的故事录音是不一样的。
研究者发现感人故事的参与者在故事记忆测试中的表现更好。
由此显而易见,兴奋度的提升与记忆增强是相关的。
如果我们回想最清晰的记忆,也是符合这个规律的;记忆清晰的事件都包含这情绪和感情。
但是这不说明 越兴奋越有益于保存记忆。
P32
1908年提出的定律:
当兴奋度提升到一定的理想水平,任何工作的效率都会有所提高。
然而一旦超过某一水平,更高的兴奋度范儿会对工作效率有负面影响。
也就是说在极端的情况下-完全没有兴奋或者兴奋度极高-一个人是完全补发完成某项工作的。
“倒U假设”
7. 时间旅行者
P36当我们在做自己讨厌的事情时,会觉得时间过的太慢,甚至难以忍受,
而愉快激动时觉得时间“嗖”地一下就过去了。
P36
时间感受性。也许记忆是我们感知时间能力的关键所在。
P37
拥有把单一信息放置于分散信息集合中进行研究的能力,极大地改善了我们准确预测事情未来持续时间的能力
P37
我们都有这样的朋友(或者家庭成员,或者同事),他们组织事情或者计划一天的行程总是一团糟。
我么可能会说,这类人在估计时间的时候太“太乐观”,或者也会说,他们很可能根本不记得以前做某件事情实际上需要多长时间。
他们更不善于运用他们的分散信息集合,去问一问自己“一般来说我要多久才能到那里”
谷歌地图的确说了5分钟就够了,但这5分钟可没算上他们梳头找钥匙穿大衣,下四层楼到了地方找门铃的时间。
记忆科学关于这种预估不充分性的观点时,人们经常迟到时因为他们的记忆和时间感知系统使他们对过往经验的感知能力很差,他们的前瞻性记忆-根据过往经验来计划未来事情的能力也很差。
P38
我么有多擅长于估计 做一件事情需要多长时间呢
研究人员让每个人估计一下自己做某件事情需要的时间,然后让被问者估计一下别人做同样事情需要多长时间。
人们在做出预估的时候一般比较乐观,倾向于低估或忽略以前没能按时完成某事的失败经历,从而少计算了完成事情实际需要时间。
换言之,我么好像觉得未来的自己是超人,做事情快得很-新的自己做事情又高效又出色,即使以前的你又慢又懒。
P38
我么之所以估计时间的时候乐观得不可理喻的另一个原因,是我们记得完成每一项独立的任务需要多长时间,
但是却忘了任务切换与衔接所需要的时间有多久。而且,我么忘了一段时间的全力工作后,我么的认知资源几乎会被消耗殆尽,
在高效地展开下一项工作之前需要再次补充。简单来说,我么记得完成事情所需时间的某些要素,却忽略了其他要素
P38
我们只会把自己当作未来的超人。
但估计别人做事情的效率时,我么其实相对悲观些,觉得别人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完成某项任务,预言会有各种困难导致任务无法按时完成。
P39
自转式记忆 指的是每当我们解码关于一件事情的记忆,不可避免的要牵扯到与事件有关的持续时长,发生时序的部分,
你是在通过感觉那天发生了多少事情,以及其他偏颇的因素在进行解码。
8可伸缩的时间
P39回溯性记忆
回溯性记忆使精神时间旅行成为可能,让我们的一回头看看过去的自己。
P40帮助我们回溯记忆的线索之一是历史大事件。
把自己人生中的事情放置在更大的历史事件时间线上来,记忆会变得更加容易。
(历史大事件也可以是个人的事情,像高中毕业,结婚这类事情都可以叫做人生大事件)
P41 实验 大众对历史大事件发生的时间了解的如何
铭记历史大事件的发生时间,参与者的年龄不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绝大多数的参与者都产生了时间移位,或者叫做“时间伸缩”
集体来说,我么总会觉得最近发生的事情是很久以前发生的,反之亦然,总觉得很久以前发生的事情“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估算记忆中事件发生时间的过程中,我么都倾向于把某些事件推的更久远,而把某些事件辣的离今天更近。
P41
我么不但不善于估计做一件事需要花多长时间,也不善于估算刚做完的事情花了我么多长时间 ,而且回忆也会跟我们开玩笑,把我们人生中经历的重要事件提前或者延迟。
9.怀旧性记忆上涨
P42
穿梭于记忆中的时候,我么会发现有些事情比其他事情记得清楚的多,
这类记忆的共同点是 最清晰的都是最情绪化的,最重要的,最美的或者最意想不到的。
我们也会发现有些记忆会大量聚集,而且似乎总是在某一段时间内的记忆聚集在一起。
这种现象叫作怀旧性记忆上涨,或者叫回忆高峰
而且可以用来解释“还是过去好啊” “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的评论
怀旧性记忆上涨的意思是,我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记忆并不均匀
P43
实验, 问11-70岁的人, 哪些记忆会留存一生?
结果是 10-30岁之间的记忆留存的时间最长
我们保留最多的是青春期和20几岁时的记忆。
P43
全世界”回忆高峰“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回忆的内容,而我们最宝贵的人生经历总是与我们所生活的文化圈密切相关
中国参与者: 偏爱与社会情景相关的组织的事件的记忆,讲述的回忆大多关于孩子出生,与邻居同事互动,亲密关系等主题
美国参与者:大多是自我中心的事件,更多地讲述自己的成功,沮丧,恐怖,噩梦等个人主题。
P43
你什么时候会形成一个稳定的身份人知呢
女性一般在13-14岁之间第一次形成了自我意识
男性大多是在15-18岁之间。
这两个年龄区间恰好是回忆高峰的峰值时期,
这个时期的记忆是能够定义我们的重要记忆,是我们成为我们现在所成为的人。
而且不管这些记忆是否含有记忆误差或偏差,都不妨碍我们把它们珍藏起来,铭记一生。
P44
然而除去这些记忆的重要性不说,别忘了我们的记忆内部是会有瑕疵的,
因为我们的感官很容易被欺骗,被视觉错觉或幻觉欺骗,
被兴奋水平影响,甚至因感知时间的能力差而被误导-这些因素还都只是冰山一角。
我们每一个感官能力都不是完美的。我么视觉,听觉,味觉,热度知觉,触觉,前庭平衡感觉,在空间中的整体感觉,所有这些感觉都有可能被欺骗。
存在即被感知,只有对现实的感知才是最重要的。
意思是说,我们对现实的错误感知会被植入记忆体系,并在以后会被回忆起来,尽管这些回忆根本无法客观地反映现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