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年前看过一段小诗,大意是一番哲学意义上的追问——心何处安放?对于心何处安放的命题,苦思无果,到底心如何安放,没有答案。过了这许多年,我以为对于答案我已经放下了,其实不然,一个偶然的机缘,我突然就想明白了,最好的安放方法就是回到此身。这又是为什么呢?它可能不是正确答案,我想它一定是比较妥当的答案。这种妥当当然是现实意义上的,这也是这么多年无解的根源,人总想要向外求,真正的解决法永远是向内找。
说到偶然的机缘,就是读《高效休息法》。人生的累,最重的负担,就是向外索取。人浮于事,为着各种各样纷乱的目的,大脑一刻不得闲。话说既然所求的目的彼此冲突,那为什么人还要执著?更严重的是,这种走马灯般机械的运作会无限循环下去,直至你精疲力竭。失眠伴随焦虑,即使在假期大脑也无法得到真正的休息。《高效休息法》旨在帮助人们排除干扰,让大脑清净。
高效休息法的精髓是正念。所谓正念是指对于大脑中的想法不加丝毫评判,主动关注于当下的感受。要点有两个,不加评判和判断,以及注意力聚焦当下。对头脑里随机产生的想法不作评断实在是太难了,谁能想像一下没有价值判断的自我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因此重中之重是关注当下。不论想法如何,此时此刻身体当前才是最重要的;身心灵合一,躯体和大脑近乎达到平时难以企及的平衡状态,人也会更加平和。
坚持实践正念,就是所谓的高效休息法,此时人处于放松和清醒同时存在的状态。可以说,我赞同书中大多数观点,与书中观点唯一不同的是,我以为执著于目标并非是不清静的根源,真正不清静的根源是目标不纯。如果舍不得放弃自我的执念,便不能专注于目标,容易被额外的自我所迷惑。当我们被不存在的自我所拖累,我们得到的只是梦幻泡影,自我不曾增一分不曾减一分。然而关于正念和休息法的原理是深表赞同的,毕竟此心安处除了此身,还能是什么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