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经门和方士

经门和方士

作者: 弦音的读写空间 | 来源:发表于2022-09-16 17:23 被阅读0次
经门(巾门)

经,本义是经典,是指作为思想行动标准的书,引申为“文字”,所以动笔谋食的江湖人士皆被称为“经门”。

经门也有另外一个称呼,即“巾门”,这是因为经门人士的装束大都是头戴儒巾、葛巾等,表示自己原是儒门或道门中人。

还有一个原因,是这类以动笔、算命、看相、卖字等谋食江湖的人士,都需一布幔招牌,或以手举着招摇过市,招揽生意,或坐地摆摊将布幔招牌挂旁边。

布幔在古代又称“巾”,小说《三国演义》第九回就有“手执长竿,上缚布一丈”的相关情节。所以经门又称“巾门”。

在民间和江湖上,巾门主要是指算命、看相、测字类的人物,他们谋食江湖的方法是利用宗教迷信及神秘的方术,所以这类巾门人士在明、清以前又被称为方士。像汪康年所说的算命、看相、六壬(一种运用阴阳五行来占卜吉凶的占卜方法)、文王卦(一种用铜钱占卜、按六十四卦解释吉凶的占卜方法)、起课测字等,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方术。

除此之外,还有占星、堪舆(看风水)等术数和降神、扶乩、符咒、祭祀、禳除等法术,每种术数、法术都曾被江湖术士当作谋生、行骗的手段。所以巾门中的人士,有相士、测字先生、卦师(算命先生)、风水先生、法师、扶乩士、占星士,等等。

进言之,每一种类又有许多不同的活动方式,仅从巾门中最主要的算命、相面、测字来说,明清以来,江湖秘籍就有清初“天地会”的《海底》、青帮的《通草》等;宋、明、清流行的江湖要籍,如《六院汇选的江湖术语》《新刻江湖切要》《江湖问答》等,都记载了巾门在江湖上的切口和活动轨迹,可见其在江湖影响之盛。

方士

一提到“方士”,便褒贬不一,无限感慨。

南怀瑾先生说:真正的“方士”,是我们古代真正的科学家,后来由于被传统文化另一观念所影响,便受历来自命为儒家的学者,根据有关于“方士”们不利的资料,而被造成是一个轻薄鄙视的名词,与“方术之士”、“方技之士”等称号,一直被读书的知识分子,视为江湖末技,与跑马卖解(做把戏、变魔术)、走江湖,混饭吃的观念,混合在一起了。

但其实,退一步说,假使“方士”便是走江湖、混饭吃的一流人物,虽然多少含有混骗的成分,但也不过是“众庶凭生”,为了生活,与那些欺世盗名者相比较,也无什么惭德之处。

但最不幸的,正因为我们历史文化,过去对于“方士”有了这种偏见,就使我们上古发现的原始科学研究,在这种轻视的观点之下,永远被沉埋在“方外”的角落里了。

关于“方士”名称的来源,比较可靠的资料,首先见于战国时代的学者们,特别提出这个名称,但在那个时候,这个头衔,并不含有轻视的意思,只是做为学术技能的特称而已,庄子曾经提出“方术”的名称,也正是说明“方士”是一种有特长学术的人士。

秦、汉以后,“方士”之名,渐已通用,尤其在司马迁的《史记》里,写到秦始皇的迷信“方士”而求神仙,汉武帝受到“方士”们的欺骗而到海上求仙,《封禅书》中,用微言大义的笔法描述汉武帝的愚痴与迷信,以及“方士”们欺诈的丑态,于是后世对于丑陋可鄙的“方士”,就因袭观念,不屑一顾了。

其实,在司马迁的笔下,对于具有价值的“方士”,只要他的学说与方术技能,足以影响人心,有利于社会的,他并不轻视,更不放过,都分别地为他们一一列传;如属于阴阳家的驺衍,属于医家的仓公与扁鹊,属于游戏人间,以滑稽见长的东方朔,属于占卜的《龟策列传》中的叙说,乃至后来与“方士”合流的游侠等等,无一不尽情描述,择要说明他们的特长与笃行。至于有关于天文、历象研究的专家,更加悉心记载,备极重视。司马迁自己,正是醉心于天文、历法的研究;换句话说,他的学问的长处,是想秉承儒家孔子的精神,与道家的宗旨,而他渊博的知识与学术的修养,却很注重天文与历法的探索。

(一)有关原始自然科学

上古的天文与史官,史官与占卜,本来是属于同一学识范围的职务,到了秦、汉以后,便愈分愈专,慢慢形成专家,凡是没有声名较著,或者对于这些学识还未完全博通深造的,便演变流衍为“方士”了。

于是在后来的“方士”学术中,便包括天文学、历法学、星象学、占卜术,等等;关于占卜一门,后来又经分家,有数理推算的占算法,有用卦象或其他方法断事的卜法。

所以秦、汉以后,便有龟与策分用的区别,同时也有龟策合一的方法。因为有关天文、历法、星象等学术,必须要以数学做基础,因此,便有数学学术的发展。

同时,因为天文、历法、星象等学科,不单是属于技术性质的学识,而且必须要有理论的根据,于是高谈宇宙物理的理论学科的阴阳家们,也就勃然而兴了。

这些学术,在秦、汉以后,凡有高明研究的,就显仕于朝廷,正如司马迁所谓:帝王以俳优畜之。凡是声名不彰于世,便流落民间,一一归入“方士”之流了。

(二)有关阴阳家演变为人文科学

上古时代,有关于天文、历象等的原始科学,何以不能发展,那便是我们自古至今,一贯传统的文化精神,一切都要偏重于人文本位与人生的修养。

所以过去的读书人,对于科学的学术,向来便抱有不堪重视的陋习,大家认为那是“奇技淫巧”,不足为法的学术。

虽然没有明文规定,类如天文学上的技术等,也与“奇技淫巧”有关,但因研究天文而发展为宇宙物理理论的阴阳家思想,就此断送在这种观念之下,不能在实际的技术才能上,充分加以实验与证明。

我们只要明白驺衍倡宇内有九州之说,曾被学者们哄然讪笑的事实,其他也就可想而知,于是由阴阳家的理论物理之学,势必要转入有关人生的研究了。

根据阴阳家理论物理的道理,认为人的生命,可以做到不受自然物理规律的支配,能够自己自由地控制生命,或自己再造新的生命;于是便慢慢发展,对于物理变化的寻求,而研究到心物一元的控制方术,因此,便有利用物理的本能,而产生“方士”修炼神仙法术,再综合物理学与化学的研究,便有医药学炼丹术的发明。

我们姑且不管“长生不老”的神仙,是否真能做到?至少对于因此目的出发,而形成养生学、生理学、药物学、物理治疗学等的雏形,实在是生命科学的先进,也是为好古者所自豪的了。至于后世与现在为什么反不如其初也?那是我们不长进,不争气的中华民族子孙的责任,千万不要把罪过一齐加在古人头上。

同时顺便提起注意,我们所谓的养生学,在它的命名和内容的观念上,却不尽然同于现在的卫生学,所谓卫生,还是消极的抗拒,养生,才是积极的培本;尤其现在的生理学,是根据从死人身体上的解剖和动物生理的研究而来,因此,它的流弊所及,用在对人体生命的医学观点上与医事的修养上,看待一个人,也如对待一个动物一样,甚之,把他看成一个唯物机械的死人一样,这正是因为在医药学的本身上,缺乏哲学理论修养的结果。

举凡这些观念的转变,如何才能与中国文化的精神合流,都在等待着我们这一代和后代的努力,承先启后,也是义不容辞的中国文化传统精神的要点。

(三)有关理论物理科学

我们上古文化,有关于理论物理的学说,那便是五行、十天干、十二地支,乃至后来配合归纳,成为易经八卦术数一系的纳甲学说;这是先由天文、历象学识的关系发展,到了两汉、魏、晋以后,形成为专门的理论法则。

无论天文、历法、星象、医药、炼丹、农业、工艺、占卜的龟策,与选拣阴阳顺逆的“日者”,以及人文科学的种种,或多或少,统统都受到阴阳家术数思想的影响。

即如宋儒理学家们,如程颐、程颢兄弟、朱熹等人,尽管排斥佛老,但也始终仍在阴阳家的范围内沐浴悠游。可是,最可惜的,我们过去始终无法跳出这个传统习惯,把它扩而充之,付之于物理与人生的实际体验,用来追究宇宙物质的自然科学上去。

因此,许多不懂这些学问的人,不是骂它为迷信,便是骂它为不科学,虽然科学的精神,在于实际的求证,是要把理论见证于事实之间,但如果连这些法则与理论还不懂,就轻易地遽下断言,这正是一种大大的迷信,而且不合于现代科学的求证精神。

凡是一种学识,流传几千年,还没有被完全推翻,其中必然有它存在的道理与价值,况且古人不一定都比今人愚笨,凡是研究这些有成就的古人,也都是第一流的聪明人,难道我们“强不知以为知”,遽下断语,也比古人聪明吗?

即使这些学识,完全是骗人的,它能骗了几千年来的聪明人,虽然确是骗术,其骗也相当可观了!你为什么不去摸摸它的谜底,便下此断语呢?求学问的态度,最重要的,是虚心学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总之,有关于周、秦之际“方士”学术的内容,我们可区别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如果从广义的范围来讲“方士”的学术内容,除了前面所列举的种种以外,凡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阴阳家、农家、医家、乃至杂家,都可归纳在“方士”的学术内容里去。

倘使只能从狭义的“方士”学术来讲,那便属于专以研究神仙丹药、冀求人我生命的长生不老,乃至进而做到“羽化而登仙”的一些专门学术。


参考书目:

《这才是江湖》韩鹏杰

《禅宗与道家》南怀瑾

相关文章

  • 经门和方士

    经门(巾门) 经,本义是经典,是指作为思想行动标准的书,引申为“文字”,所以动笔谋食的江湖人士皆被称为“经门”。 ...

  • 神仙和方士

    神仙是燕国的特产,后来此风吹到齐国,燕齐遂成为神仙的根据地。神仙据说居住在燕国东部、齐国北部的渤海的仙山上。 当年...

  • 帝月御天(二十五)

    “总管大人,南宫方士和薛方士……”一名方士灰土土脸着,上气不接下气。 “什么,倾霖她怎么了?” 仇总管一把...

  • 《太平经》简介(转载)

    太平经 《太平经》,又名《太平清领书》,中国最早的道教经典,东汉道教太平道的典籍,170卷,相传由神人授予方士于吉...

  • 道教历史 | 25魏 , 蜀 , 吴三国时期著名的方士是哪几位?

    据《后汉书》和《三国志》及曹植的《辩道论》等记载,说:魏武帝曹操相信方士,曾将大批方士召集至魏国。在众多的方士中,...

  • 经门

    经,本义是经典,是指作为思想行动标准的书,引申为“文字”,所以动笔谋食的江湖人士皆被称为“经门”。 经门也有另外一...

  • 秦宫调之许我对你念念不忘(四十六)

    嬴政宫内,影影绰绰,赵高和李斯各执己见,是为候生卢生逃匿之罪,当然也是为了是否要处决民间方士, “臣以为,此时方士...

  • 未央剑影15:返程

    “栾方士。”黄门苏文一进门就对栾大略施一礼道。 栾大起身还礼:“啊!苏黄门,夤夜到此,不知所为何事?” “我倒是有...

  • 经的门

    经和我说她的房间里多了一扇门,我不懂她的意思,她便带我去看。那是一扇很不好形容的门,整体平平的嵌在墙里,灰色的门...

  • 李白与东平——《送方士赵叟之东平》

    《送方士赵叟之东平》 (作者:李白)唐诗赏析 【作品介绍】 《送方士赵叟之东平》的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经门和方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bwj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