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读梁实秋散文集,我感觉他的文风跟汪曾祺老先生有点像,都是恬淡幽默、自在轻松的样子,读来真是难得的精神享受。他在一篇名为《中年》的散文中说,“中年的妙趣,在于相当地认识人生,认识自己,从而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科班的童伶宜于唱全本的大武戏,中年的演员才能担得起大出的轴子戏,只因他到中年才能真懂得戏的内容。”我不懂戏曲,但似乎也感觉他说的很对。
看最近的新闻,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一批大企业似乎到了年底正在集体裁员,年轻人被裁过完年又是一条好汉,满血复活再战江湖还好找工作,而所谓的中年人似乎就更难轻易走马换车辙吧?君不见但凡招聘广告几乎都注明一条,“年龄35岁以下”,似乎这个年龄就是社会默认的青中年人生分水岭。合着那些35岁以上的中年人都已事业有成,在社会体系中占据要津、兢兢业业挣钱养家呗。35岁以后若再出来找工作,别人还没开口,自个心底先就多了一分难言的辛酸和无奈。
人到中年似乎更加懂得生活、懂得谋生之道,更加熟悉自我天性、认清自个斤两,知道自己能吃几碗干饭,知道何种工作更加适合自己。哈佛大学人格心理学教授布莱恩·利特尔(Brian R.Little)在《突破天性》一书中,谈到自我天性(人格特质)如何塑造我们的人生,并利用心理学知识教导我们如何能够摆脱自我固有个性的局限,把人生路越走越宽阔。
众所周知,几乎每个人都属于大五人格特质的某个范围内,即符合“尽责性、宜人性、情绪稳定性、开放性及外倾性”的某个范畴。每个人基于自身遗传基因及生物源基础,在出生之初,就会表现出一定的人格倾向,并在日后人生中使这种天性更加得到显现和发展。比如有人天生性格内向、有人天生热情开朗,有人天生情绪稳定,而有人天生有着某种神经质倾向,诸多基于生物源基础的人格特质或者说自我天性,就是我们的“稳定人格特质”。
同时,心理学家发现,没有人的人格特质是绝对稳定不变的,实际生活中我们的诸多行为往往是自我稳定人格特质(自我天性)与生活环境、具体情境及个人行动计划互动交织的产物,我们在具体生活环境及工作情境中表现出来的偏离自我天性的特质,就被称为“自由人格特质”。
凡是周星驰的影迷估计都知道,他本人其实是性格非常内向的一个人,但他在从事电影表演事业时,在镜头前却给人感觉其非常外向开朗、洒脱自在,这就是他的稳定人格特质与自由人格特质之间的调和。
同时如果一个性情内向的人士,长期从事外向型工作的话,他最好能够每天抽空给自己安排有利于自我天性调整恢复的“小生境”,比如短短十几分钟的静默冥想、一个人待着听会儿音乐、一个人放松一会儿等等。这些短暂的独处时光,更加有利于他恢复稳定特质(自我天性)与自由特质之间的平衡。
当然如果一个性情外向的人士,不得不从事比如编辑文案、写作编程等更加适合内向特质的工作的话,那么他也可以在一天工作结束后,选择与朋友聚会、唱歌跳舞等热闹的人际交流场景,以满足自我外向天性需求,同时有利于恢复自我稳定特质(自我天性)与自由特质之间的平衡。
由上述分析可知,如果你对自己的稳定人格特质(自我天性)有着清醒认识,同时从事的日常工作、生活等与你的稳定特质更加匹配,无疑你的生活会更加轻松、自在。但如果你所从事的职业或工作与你的稳定人格特质不太匹配,那也没关系,你只需在具体工作情境中展现你的自由人格特质,圆满胜任工作,同时在业余时间创造有利于你的稳定特质(自我天性)恢复的“小生境”,主动平衡好自我稳定特质与自由特质之间的关系,你的生活也会过得很美好、很自在。
美国学者埃德加·沙因曾经谈到,“维护自尊和自我概念的需求,是成年人日常生活中最根本的动机。”事实上,随着个体人生经历的不断丰富、生活境遇的不断变化,我们的自尊尤其是自我概念也会发生相应各种动态适应性变化。有些人的自我概念可能会越来越僵硬死板,觉得自己天生性情内向,对于各种需要外向特质的工作及生活机会就会本能地加以拒绝或逃避;或者自认为自己性情外向,就纵容自己不耐下心来从事学习研究工作等。
而布莱恩教授的《突破天性》这本书恰好就提醒我们,没有谁的人格特质或性格是天生稳定不变的,几乎每个人的性格都有着很大弹性。外向性格的人能够适应安静沉稳的研究工作环境,而内向性格的人也能适应热闹嘈杂的人际工作环境,其关键是我们不要自我捆绑、自我束缚、自我暗示,而是要根据具体生活、工作情境需要而大胆发挥自由人格特质,我们比自己想象的往往更加强大、更有弹性、更加能够适应各种生活工作挑战;同时懂得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主动创造一些有利于自我天性平衡恢复的“小生境”就好。
其实,自我概念或所谓的自我天性,就像无形的紧箍咒或我们贴在自己脑门上的标签一样,我们按照这个标签来判定自己、限制自己,约束自己,从而使我们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限制。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大多数时候与自我概念(或者我们心目中的自我天性)融为一体,即我们把自己讲述给自己的故事当成了客观事实来接受,根本就没意识到它其实是一种可以改变的内在假设观念而已,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认知融合”,因此我们对发生的这一切就会毫无觉知。
记得早年间我有幸认识一位培训学校的陈老师,熟悉之后她告诉我自己之前还干了多年的玻璃幕墙公司的老板。而她们公司原先那位大老板,就是因为特别害怕跟人打交道,才把工作全权委托给她。我想这位前老板如果不是有着一定的人际交往心理障碍,可能就是对自我内在天性太过执着,看不到自我自由人格特质的发挥空间,从而错过了事业发展机会和天性突破成长希望。
美国认知科学家丹·丹尼特(Dan Dennett)指出,“我们的故事(我们的叙事自我一刻不停地向我们讲述的自我人生脚本)就像纺车一样,但大多数时候,并不是我们在纺它,而是它在纺我们。”美国学者丹·麦克亚当斯(Dan McAdams)亦指出,“一个人的身份是一个内在化且不断进化的故事——来源于过去、现在和未来。”
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不要仅仅基于过去生活经验或者所谓的自我天性,就对自己抱定某种僵硬固化的自我认知或自我概念,而是要充分认识到,随着我们立足当下以稳定人格特质(自我天性)+自由人格特质,积极主动迎接动态变化的工作、生活新挑战,持续进行工作、生活新实践,在此过程中,我们自然会收获无尽的工作、生活新经验和内心新体悟,并把这些新鲜外在经历“内在化”,从而持续改善、修正和扩大我们旧有的自我概念,突破自我天性的某些局限和束缚,塑造出内心更加丰饶旷达、人格更加富有弹性的新自我、新人生、新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