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读书简友广场
读《左传》之三百四十二昭公七年 下

读《左传》之三百四十二昭公七年 下

作者: 俭是宝 | 来源:发表于2023-12-20 19:51 被阅读0次

【传】

  夏四月甲辰朔,日有食之。晋侯问于士文伯曰:“谁将当日食?”对曰:“鲁、卫恶之,卫大鲁小。”公曰:“何故?”对曰:“去卫地,如鲁地。于是有灾,鲁实受之。其大咎,其卫君乎,鲁将上卿。”公曰:“《诗》所谓‘彼日而食,于何不臧’者,何也?”对曰:“不善政之谓也。国无政,不用善,则自取谪于日月之灾。故政不可不慎也。务三而已,一曰择人,二曰因民,三曰从时。”

  晋人来治杞田,季孙将以成与之。谢息为孟孙守,不可。曰:“人有言曰,虽有挈瓶之知,守不假器,礼也。夫子从君,而守臣丧邑,虽吾子亦有猜焉。”季孙曰:“君之在楚,于晋罪也。又不听晋,鲁罪重矣。晋师必至,吾无以待之,不如与之,间晋而取诸杞。吾与子桃,成反,谁敢有之?是得二成也。鲁无忧而孟孙益邑,子何病焉?”辞以无山,与之莱、柞,乃迁于桃。晋人为杞取成。

译文

  夏季,四月初一,日食。晋平公向士文伯询问说:“谁将要承当日食的灾祸?”士文伯说:“鲁国和卫国会遭到凶险。卫国受祸大,鲁国受祸小。”晋平公说:“什么缘故?”士文伯回答说:“日食的时候日头离开卫国的分野到了鲁国的分野。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灾祸,鲁国就应该承受。这次大灾恐怕要落在卫君的头上吧!鲁国将要由上卿来承当。”晋平公说:“《诗》所说的‘那个日头发生日食。是什么地方不好’,是什么意思?”士文伯回答说:“这说的是不善于处理政事。国家没有好政事,不用好人,那就在日月的灾祸里会自找倒霉,所以政事是不能不谨慎的。致力于三条就行了:第一叫做选择贤人,第二叫做依靠百姓,第三叫做顺从时令。”

  晋国派人前来划定鲁国与杞国的边界,季孙打算把成地给他们。谢息为孟孙镇守成地,不同意,说:“人们有这样的话说,‘虽然只有小智小慧,守着器物就不能出借,这是礼。”他老人家跟随国君,而守臣却丢掉他的城邑,即使是您也会怀疑我不忠的。”季孙说:“国君在楚国,对于晋国来说就是罪过。又不听从晋国,鲁国的罪过就加重了,晋军必然到来,我没法抵御他们,不如给他们算了。等晋国有机可乘,而再取之于杞国。我给您桃地,如果成地重归于我国,谁敢占有它?这就是得到两份成地了。鲁国没有忧患而孟孙增加封邑,您又担心什么呢?”谢息推辞说桃地没有山,季孙又给他莱山和柞山,谢息这才迁到桃地。晋国人为杞国取得了成地。

虽然说现在人都知道日食是一种规律的天体运行现象,但是在古人意识中,日食是一种天谴。这里士文伯的预言又神奇地应验了,下半年卫襄公死,鲁国季武子也死了,是巧合吗?还是作者事后诸葛亮?在古代为了把地上的人事和天上的星宿相对应起来,设置了分野的概念,象著名的《滕王阁序》“星分翼轸”是属于二十八宿分野,而这里应用的是十二次分野,十二次是根据木星绕日轨道定的。

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晋侯使司马女叔侯来治杞田,弗晋归也。”晋平公老妈晋悼夫人是杞国人,在妈妈的影响下晋平公一直偏心杞国,对于鲁国没有乖乖把占领的杞国地盘还回去,晋平公心里一直耿耿于怀。这次鲁昭公出访楚国,事先可能也没有请示晋国,给了晋国借口,季武子息事宁人满足了晋人的要求,也补偿了孟孙的损失。

相关文章

  • 悲情宋昭公

    读《左传》文公16年,认识了一个悲情的宋昭公。 宋 昭公是...

  • 杜艾洲民俗随笔之三 叫魂

    叫魂 魂,人之精神也。 《左传昭公七年》说: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阳曰魂。《太平御览》认为:...

  • 凡有好事不要推辞

    据《左传》昭公七年: 公至自楚,孟僖子病不能相礼,乃讲学之。苟能礼者从之。及其将死也,召其大夫曰:“礼,人之干也。...

  • 关于“士”

    《左传・昭公七年》说:“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这样,形成统治阶层内部的分级。春秋以前士是武士,有义务“执干...

  • 师春话题:卫康叔托梦立元

    据《左传》,在鲁昭公七年,卫襄公死,夫人无子,宠妾生二子,老大腿瘸,立谁?原文如下: “卫襄公夫人姜氏无子,嬖人婤...

  • 《蔡公弃疾称王记》赏析阅读练习(原创阅读鉴赏练习题)

    《左传·昭公十三年》 观起之死也,其子从在蔡,事朝吴,曰:“今不封蔡,蔡不封矣。我请试之。”以蔡公之命召子干、子皙...

  • 左传笔记037|孔子师郯子

    鲁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 秋,郯子来朝,公与之宴。 昭子问焉,曰:“少皞氏鸟名官,何故也?” 郯子曰:“吾祖...

  • 周襄王姐姐王姬乱宫闱,连孙子也不放过?我们冤枉她两千多年了

    《左传》载:“公子鲍美而艳,襄夫人欲通之,而不可,夫人助之施。昭公无道,国人奉公子鲍以因夫人。” 这里的襄夫人,叫...

  • 成语典故|心腹之患

    成语释义: 比喻威胁到要害关系的祸害。 成语出处: 《左传·昭公十九年》:“越在我,心腹之疾也。” 成语故事: 越...

  • 五鸟

    《左传·昭公十七年》所记郯子的话,郯国高祖少嗥挚因确立时正好风鸟飞来,因此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挚设立的官员有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左传》之三百四十二昭公七年 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ccx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