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培养结构化思维,不让人工智能取代!

培养结构化思维,不让人工智能取代!

作者: 三爷PPT | 来源:发表于2017-06-08 14:40 被阅读138次

人类恐怕永远无法忘记,那一天被机器人支配的恐惧。5月27日,被全世界围观的那场世纪大战拉下帷幕。阿法狗以3:0全胜战绩再次击败了人类最强选手,人工智能全面告捷。

未来,人类真的会被机器人取代吗,人工智能会像有些人说的那样让人类走向灭亡吗?

其实,阿法狗根本不试图去穷尽围棋的所有变化,甚至它压根不去计算变化。它只是尽量收集职业高手的棋谱,然后用极其复杂和巧妙的算法挑选出每个局面下胜率最高的那一招。典型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说,阿法狗的强大并不是通过人类大脑模式的思考,它本质上还是机器式的储存和模仿。

人工智能与人类的本质差别还是在思维模式。所以,在未来,如果不想被人工智能所取代,我们应该加强思维模式的训练。今天这篇文章三爷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培养结构化思维,拉开与人工智能、与其他人之间的差距,成为厉害的人类!

一、什么是结构化思维

下图有8个字母,我需要你在2秒钟内看完并记住它们,试试?

是不是觉得有点费力?

那么,如果我换一下,让你记下面这8个字母,试试?

是不是觉得So easy?

其实这两组字母是一样的,只是第二组字母换了下顺序,让字母组合结构更加有规律。

为什么你很难记住第一组却能够轻松记住第二组呢?因为它更符合我们大脑记忆的习惯。

人类大脑在处理信息的时候,有两个规律:第一,不能一次太多,太多信息会让大脑负荷过大;第二,不能太乱,大脑喜欢有规律的信息。

幼儿园老师教小朋友画画都是从最基本的形状开始教起——点、直线、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学会这五个基本形状结构就可以组合很多种图案。

那么,我们在处理复杂信息的时候如果能够将信息解构,拆分成小的信息单元,并且找到一个结构它们串联起来,形成有规律的信息,就能够更符合大脑的习惯。这就是,所谓的“结构化思维”。

二、怎样找结构?

当你遇到一个新的难题和需要处理复杂信息时,找结构的方法完全不同。所以,我们需要根据任务的不同来选择对应的找结构方法。

1.遇到新的难题,自上而下拆分结构。

比如,领导让你做一份新产品的营销策略方案,但是你从来没有做过,也没有任何经验,这时候该怎么办呢?如果你不用结构的话,可能会觉得无从下手。

最简单的方法是借助成熟模型对问题进行自上而下拆分,新产品营销常用的模型是4P(product\price\place\promoting),可以用这个结构把信息和观点放进去。

所以,遇到新的难题,尝试自上而下拆分结构,可以借助已有模型工具。管理理论模型包括:PEST、5W2H、时间管理、生命周期、逻辑树、金字塔、SMATR原则等。

2.对于已有的复杂零散信息,自下而上归纳结构。

比如,你刚刚参加完展会回来,手头有很多的客户信息需要整理,这时候你就需要自下而上归纳,把信息塞到有逻辑的结构中去。在这里,三爷教大家一个简单易用的方法,来自于前田约翰的《简单法则》一书——Slip(摔跤)法则。

1.sort分类:首先把所有事项根据性质按直觉分类。

2.label贴标签:为每个类别命名

3.integrate整合:合并类似的类别,让类别越少越好。

4.prioritize按重要性排序:80/20法则

第一步,把所有信息列出来,根据相关性进行连线分类。

第二步,对每个类别进行命名。

第三步,看一下这些分组,是否存在某种规律,按照这样的规律,是否需要补充或调整组进行整合。这时候需要用到MECE(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即相互独立、完全穷尽)原则,来决定分组调整。

第四步,根据重要性程度、紧急程度对结构进行排序。

举例说明:

你的朋友小飞最近在纠结买房子的事情,他刚刚来到杭州这个城市,对这个城市房产非常不熟悉,现在对买房子的事情一筹莫展!从纯理性的角度,你该如何帮他分析并且给他建议呢?

第一步:列出所有相关信息。

第二步,对信息进行分类标注。

第三步,用MECE原则进行整合。根据MECE的原则,这些分组需要相互独立、完全穷尽。价格、面积、用途、增值——这四个要素符合相互独立吗?好像价格与增值是有交叉的,可以将其合并在一起。

那么,价格、面积、用途这三个要素完全穷尽了吗?好像没有。

购买房子,地段是个很大的考虑因素,一方面地段是影响房产增值,另外一方面是否要考虑房子位置与上班直接的距离。还有,对装修的要求,是需要拎包入住还是自己装修。

所以,我们扩展一下,价格、面积、用途、地段、装修五个因素。

第四步,根据紧急程度和重要性程度进行排序。比如小飞如果关注的首要因素是地段,那么你首先要从地段因素给他分析,如果他关注的首要因素是价格,那你得看哪里的价格更适合他现在的经济水平。

用这样的思路,你帮小飞做购买房产的分析,是不是清晰很多、脑子不再一团浆糊了呢?

三、结构化思维日常训练方法

最后,如果你只是看了这篇文章,知道什么叫做结构化思维,是远远不够的,要将它变成自己的思维方式,能够做到不加思考地习惯性应用,还需要刻意练习。同时,形成的思维方式才是自己真正的筹码,才能永远不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下面我给出的方法,如果坚持三个月,结构化思维能力一定会提升,如果坚持半年,基本上刻意训练就可以结束了,它已经变成你的习惯了。另外,如果你有同伴一起练习、互相指正,效果更佳:

1.累结构:在看书或者培训的时候,看到有用的理论或者工具,尝试将其转化成结构模型,比如本文中的slip结构就是三爷从书上学习来的。

2.写文章:一周一篇文章,必须用结构化思维的方式写,金字塔原理的SCQA结构可以学习模仿一下。

3.讲方案:每天给自己一个议题,用15-20分钟的时间,用结构化思维的方法来解决/论证这个议题,可以用笔画出来,也可以说给自己或者同伴听。比如,如果你的职位比现在高一级,你会怎么做你的工作?

简单总结一下今天的分享:

1.人工智能与人类的本质差别还是在思维模式。

2.结构化思维是可以通过刻意训练养成的思维模式。

3.对于新的复杂难题,尝试从上而下拆分结构;对于已有的复杂信息,尝试从下而上归纳结构。

4.slip摔跤法则对于归纳结构很有帮助。

5.日常训练结构化思维三个方法:累结构、写文章、讲方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培养结构化思维,不让人工智能取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cda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