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与女儿去翠湖,遇见构树,它的果子已熟,有人路过,十分惊喜:快看,大杨梅!
女儿有些惊讶:这是杨梅?我同她说:这是构树,又名楮,你小时候,你爷爷摘过它的果子给你尝过,有点甜,你爸爸为你买的那本手工纸的本子,就是构树皮做的,大理还用它的叶子做青贮料喂牛。
女儿笑:构树,这名字好听。
一棵树因为承载了那些温馨的往事而格外美好,而且它还会随着岁月的进程慢慢丰盈并厚实起来,就像岁月本身。
这天,我站在构树下守候,只是想看一看,什么鸟会去吃构树果。过去,我见过黄臀鹎吃构树果,已觉稀罕。现在自然又不一样:那时只是路过,现在是专门等候。
我守到的是绣眼。它们一来就一群,一只鸟找一枚成熟的橘色果子啄食。也会有两只绣眼都看中了同一枚果子,这样的画面就很漂亮了:绿色的叶片,橘色的果子,黄绿色的鸟儿。偏偏那鸟小得还没有一片构树叶大,加之构树叶是有些粗糙的,越发使鸟儿显得玲珑秀美。
画面是漂亮了,其实并不容易拍好:绣眼鸟太小,树太高叶太密。这时就感觉到,摄入镜头的画面,并没有我看到的美丽。这或许也就是为什么分明已知道不可能拍到一张好照片,还是不舍离去:站在树下,看着树上。
突然发现,我好像已与自己达成和解。过去没能够把看到的美景定格后留存下来,总会懊恼,甚至会沮丧。现在则不然,好像能够看到已非常好了。想来,是因为一再被现实暴击后,不得不有的妥协:发现自己的确无法把鸟儿回眸时眼中灵动的光泽、飞翔时翅翼矫捷的扇动完完整整地用镜头记录后,只能一再而再地退而求其实:能把鸟拍完整即可,能把鸟拍清楚便好……明白了这一点,有叹息,也有释然。
我还是站在树下看谁来吃构树果。除了绣眼,树上还有许多鸟,它们多半是被构树果吸引来的:灰喜鹊、黄臀鹎、红臀鹎,扇尾鹟则来捕捉树上的虫子。还有人拍到黄鹂和方尾鹟也来了,而我没能够拍到。没能够拍到,有遗憾,却没有意难平。
反而,我知道,日后再说到构树,我会如数家珍般告诉女儿,哪些鸟儿喜欢它的果子。这些记忆将叠加进我对构树的认知里,同时,也记录在我途经的路程中,成为又一段美好的记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