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小东西哄睡后已经1点半了,洗洗漱漱再看时间,十一点半。本打算看书的我,一阵无力感袭来,看来这个晚上又要泡汤了。
算算时间,只有三个月了,我的复习进度慢得吓人。大包子盘坐在床上玩手机,我走过去:“20几号就开始报名了哦。”
他:“要考吗?”
我:“要考啊,我先去见见题型,感受哈考场气氛。”
他:“好嘛。”
我:“你也考嘛。”
他:“考嘛。”
我皱了皱眉头:“每天回家就是陪小东西,把他弄完了,自己再洗漱,基本上都是11点多了。你看,你时间比我多,回来也是陪他,完全没时间看书。”
他:“就是,我一回来赶紧从老爸手上把娃娃接过来,一直陪到耍。”
我:“我现在下班跑得比兔子还快,就是想赶紧回家看娃娃。哎~看来要看书,只能半夜了。”
......
发个呆——深夜治愈系
坚持半夜看书,哪有这么容易!
我拿起书大概看了半小时就12点了,头开始发痛,提醒着我:“该睡觉了!” 精力真是不如以前了。
好挫败的感觉!!!
关了灯,躺在床上,想着怎么办?放弃考研?不甘心;舍弃陪娃?不愿意。
但是,不得不承认,有了小东西后,每天的大部分时间已经被分走了。
白天上班,我是一个职场人。我喜欢工作带给我的满足与畅快感,不仅可以获得一份足够养活自己的收入,还能获得一种安全感,证明了自己的社会价值。
生活中,我不愿意错过小东西的成长,不想用以后的陪伴补偿今天的亏欠。
那种时间与空间错位的陪伴,没法补偿他在最需要妈妈时的情感需要。也许,当经济条件允许我天天陪伴他的时候,他可能不需要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只能是越来越远。他在那里,我却无法靠近。
那一刻,无能为力,就是最恰当的定义。
当个全职妈妈,行吗?首先,这不是我的风格。一直呆在家里?我肯定会抓狂,传递给小东西的多半也不会是什么正能量,反而违背了自己的初衷。
低质量的陪伴,是毒药,对小孩的成长将会是害处多、益处少。比起长时间、低质量的陪伴,我更愿意选择短时间、高质量的陪伴,在陪伴他的时间内,让他看到一个充满正能量、积极、快乐的妈妈比什么都重要。
其次,我有自己的人生与追求。除了妈妈这个身份以外,我还希望是自己,可以继续干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身体力行地告诉他:“妈妈很努力地工作,努力实现着自己的梦想。”
潜移默化的影响,会比填鸭式教育更有效。
我还要让他从小就知道,人哪有什么轻松愉快的一辈子,所有的东西都是明码标价的。现在的轻松愉快,今后总会用千百倍的苦累偿还。
活到老,学到老。这不该只是教育小孩的口头禅,更应该是父母的言行一致。所以,妈妈现在不是学生了,可还是要不停地学习。
既不愿意放弃当前的目标,又不愿意舍弃陪伴宝贝,如何分配时间呢?
我只能选择白天上班,晚上带娃,碎片时间学习。
今年,也许考不上,那就去见见题型吧,积累点实战经验。
如果,我不做,那么,也许,梦想永远都是一句空话。做比说更有说服力,每天看一点书,积少成多,总强过现在这样没有效率的担心吧。
好啦!睡觉吧~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