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测试题目及分析(每个题目可以打分0-6分,6分为最符合)
追问和反思的经验(10分)
01 遇到问题时,能够澄清问题的假设、前提和标准,挖掘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4分)
案例。在我刚工作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去写公文写作,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不停的去追问需要具备哪些能力才能写好公文、好公文的标准是什么?我要不要去写好公文?
结果在整个沟通的过程中,主管领导给的意见是学习公文写作技巧,不断的去模仿。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大量的缺失,例如对于文件的不理解,对于集团内部的不理解……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我又请教了很多的公文高手,最后一个高手的意见让我豁然开朗,就是公文的基础是工作写作呢你,而真正需要的是对于业务、对于所属企业、主管领导的理解,这样才能够写出来,大家看着就懂,就能够去操作的公文。
所以,这个部分,我觉得自己做的还不错,可以打4分;因为虽然方向是对的,但是对于假设、前提和标准的挖掘还是缺乏一套方法论。
02 我擅长从案例和经验中归纳出知识。(4分)
我会在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中去归纳总结知识和经验。例如,前几天我去问了一个会议的标准,结果给出标准的人并不是权威,这就让我总结出以下经验。第一,如果问标准,一定要先去问权威是谁,再去问标准,而不是想当然;第二,如果自己没有实际的经验,即便知道也不要用绝对性的语言去告知对方,话要说半句;第三,如果有人告诉自己标准,一定要搞清楚是不是权威告诉他的,避免影响到自己的正确判断。
03 朋友们有问题会咨询我,认为我有洞察力。(2分)
对很多问题我都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但是在过程中,还是缺乏对于问题的主要矛盾的分析和主要解决对策的思考,特别是干系人的利益思考,还是需要继续努力的。
例如,最近一次朋友有问题咨询我主要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而并非对事情的思考分析,在这个方面,我需要提升自己的分析能力和建议技巧。
分析与整理信息 (11分)
04 我总是会追问事情的前因后果。(2分)
案例,这个方面我做的不足,例如上次同事问我问题,我就直接按照自己的经验去给出了答案,而没有去追问事情的前因后果。
05 我会把转发到朋友圈的文章都加上自己的评论,而并非直接转发。(5分)
对于要转发的内容,好在哪里,大家看完会有什么反应,我期待有什么样的结果,我都会提前思考好。但事实是否会有这样的结果,我没有做思考,扣一分。
06 我看到有新知的文章,会刻意搜索与之更多的文章,来延伸对比阅读。(4分)
我不会延伸阅读,但会结合自己的过往经验进行思考和写作。
内化与知识应用 (15分)
07 我会追问新知与旧知识的区别。(5分)
08 我很快会找到对我有用的知识,并真正的应用。(5分)
09 我会把有价值的信息口头讲给别人,或交给别人。(5分)
成长思维 (15分)
10 我相信一切问题的解决方案不在环境,不在他人,而在自己。(5分)
11 我寻求和利用反馈,在错误中成长学习。(5分)
12 帮助他人成长和改变是我最大的快乐。(5分)
批判思维 (10分)
13 我从不简单的接受对原因的解释,而是询问有没有其他的解释。(2分)
14 当他人反驳我时,我不会恼火,而愿意重新思考。(5分)
15 我总能分辨一篇文章是不是鸡汤、谣言或者是流言。(3分)
系统思维 (13分)
16 我会辨析特定信息的前提条件、使用条件和适用边界。(4分)
17 我会通过主动输出(写作或教授他人)来学习。(6分)
18 我会在多个主题上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3分)
这个低分的原因是,我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总是能够很好的去整理知识,但把知识依照自己的需求进行结构化和场景化的能力,还是需要提升的。
总结
我的总分是74分,各项小分值如下:追问和反思的经验(10分),分析与整理信息 (11分),内化与知识应用 (15分),成长思维 (15分),批判思维 (10分),系统思维 (13分)。
在意料之内的是我的批判思维比较弱,意料之外的是我的追问和反思的经验分值较低,特别是我一直都认为自己的追问与反思的能力较强,看来这个测试对我来说,还是有一定的价值的。
同时,通过学习四卷,我也开始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批判思维和斗争精神。
下一步行动计划
首先,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利用自己的成长思维和内化知识的能力,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提升批判是为和斗争精神。
其次,要注重自己分析和整理信息的能力,特别是整理信息和系统思维的能力,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让隐性思维显性化。
最后,保持住自己的优势。
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