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跟姨夫出去办事,在车上他说了一句话:现在赚到钱的都是年轻人呀!你看路上开豪车的都是小年轻。当时我也没有多想。就在前几天,我一个哥们大早上弹了个视频过来,我抱怨到:大早上不用睡觉吗?他说:这段时间很忙,没时间睡懒觉。我说:看你这么充满干劲,跟你说个事怕打击到你。他回到:现在没有什么事能打击到我了,你说说看是什么事。我说:现在装修行业,附着在一个下层的经济体上,你再怎么努力,都做不到太大。一般都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但是这次,我自己就如五雷轰顶,我似乎想清楚前段时间姨夫说的现在赚到钱的都是年轻人,因为他们抓住了整个互联网上升的趋势,雷军说: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赚不到钱才怪呢!
刚好最近看了一些相关方面的文章,准备写出来送给即将毕业的同学们,同时也写给我自己,希望能抓住下一个机会。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比如十年前一对双胞胎兄弟大学毕业,一个进入BAT,一个进入报社。十年后的今天,去BAT的那位已经是年薪百万,而且满街都是挖他的猎头。投资人也在挖他,只要出来创业就给钱。去报社的那位,因为报社沉沦了,他曾经寄托理想的整个产业都没有了,一切都需要重来。
这里不是说去报社的那位兄弟能力不行,核心问题是这两个工作所附着的经济体,一个在快速崛起,一个在快速崩溃。为什么我会跟我哥们说:你再努力,也做不大。装修这行业在风口时,也没见哪个公司做的特别大。现在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行业已经步入缓慢上升的周期,作为一个点,享受不到趋势带来的红利。那什么是趋势带来的红利呢?比如十年前,你买了10万块钱腾讯股票,你什么都不用做,现在已经身价上千万了。再比如2010年轻,你买了北上广深的房子,什么都不用做,身价已经涨了好几番了。我们说近点,三年前,如果你买了10块钱比特币,现在已经身价上千万了。
所以,普通人和富人的区别是什么?普通人勤恳努力、斤斤计较,他在意的是每一个当下的点,而任何一个点都不会产生过多的收益。如果你想成为中产,必须抓到一次线性趋势,比如买10块钱腾讯股票,或者早期开个淘宝店。但是要想成为富人,就要借助面和体的崛起。
那么,现在的我们已经错过了中国城市化带来的红利,或者说已经错过互联网带来的红利,该如何把握下一个风口呢?
第一,我们脑子里要有清晰的点线面体的概念,不要在一个点上吊死。举个很俗的例子,比如一个女生想找个有房有车的男生结婚,看上去很难。但如果你找一个在BAT工作的码农,或者某个新兴独角兽公司的早期员工,稳定了几年之后,就会有房有车。你要看到这条“线”,而不要纠结于当下的“点”。在一个“点”上反复纠结,其实得不出本质的结论。 不如花时间,从这个“点”上跳出来,研究一下这个“点”下面的大框——“线”、“面”、“体”。
第二,跳出人“趋利避害”的本性,很多人都败在太需要安全感上,比如买房子,总在观望,某某某又出了个政策,可能房价会跌。某某某专家又说房价要跌了。哪里哪里又有新楼盘,可能那里比较好。就这样房价一天一天的涨,一犹豫,全款变首付。前几天去看房子,嫂子说了句话我非常赞同,她说:买房子这事,一咬牙就买了,犹豫不决就买不起了。
第三,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我们把一个点看做是一块石头,你是要拿着这块石头站在原地,还是爬上山顶把它推下山去成为千钧之势?这可能理解比较难,打个比方吧!比如我在报社上班,上司给我一个KPI,每天卖1000份报纸,我敢保证,我死都死不出来。为何老板不去寻找新趋势了,比如移动资讯业务,你看人家今日头条现在多火。老板再怎么压榨我都没用,我一天24小时全给他,也是24个小时,而想要真正的成功,取决于业务搭载在哪个“面”上,“面”在哪个“体”上。
人生的选择远比努力更重要。你的选择应该是一条“线”、一个“面”,甚至是一个“体”的收益。你个人的努力,只是在“点”、“线”、“面”、“体”的既定框架内,作为一个“点”的挣扎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