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八月在上海培训时,听室友郭老师转述了一个孩子的故事,听过后至今难忘,分享给大家。
郭老师的孩子喜欢研究昆虫,前年参加了个昆虫主题的夏令营。夏令营里几乎都是男孩子,有天晚上男孩子们就在一起,有几个打打闹闹,闹的挺凶,场面有点不可开交。同行来的几个妈妈们在旁边,看到觉得不太好,但在犹豫大人要不要干涉。
其中有一个大点的孩子(姑且叫小A),当时大概12、3岁样子。小A的妈妈就喊他过来,平静地跟他说:A,你比他们大,这件事你要去处理一下。
小A听后,转身就去解决男孩子的纷争,很快就解决了。
听到这里你有没有什么想法?
当时我以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敏感,立刻跟郭老师惊叹:这个孩子十二三岁,已经是青春期,他听到妈妈的话,没有任何反驳叛逆,直接去处理。而很快解决,证明他其实在团体当中有领导力,其他小点的男孩服他
这还不算什么,郭老师接着讲:
小A处理完,主动过来跟他妈妈说,自己是怎么解决的,他问妈妈自己这样处理是否得当。
听到这里我简直惊呆了。一个青春期的男孩跟父母相处如此自然,相互尊重,愿意主动听母亲的反馈。这绝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一定是父母从小给到他足够的尊重和信任,才有今天的结果。
接下来郭老师转述了更让我目瞪口呆的故事。
郭老师和其他妈妈在旁边,看到小A和妈妈如此自然的互动也都被震到了,都想知道小A妈妈如何才能培养出这样的孩子。
小A妈妈分享了几件事,她说从小到大,他他和爸爸特别尊重孩子的想法。孩子在9岁多开始对各种昆虫、蜥蜴甚至蛇感兴趣。于是得到家长允许便在家里养蜘蛛蜥蜴之类。虽然她和爸爸各种不适,但既然说这是孩子兴趣,他们还是选择尊重不干涉。唯一反对就是孩子想养蛇,妈妈怕有毒,所以没同意。
结果孩子还是养了一条。有一天孩子不小心被蛇咬了,最可怕的是还是条毒蛇,只是冬天时毒性没那么强,但孩子手指迅速肿胀,痛得满头大汗。妈妈赶紧做紧急处理,开车带孩子去医院打血清。去到医院,医生查看后说可以打,但打了以后会有副作用反应,因为毒性不算很强,也可以不打,但还会疼一阵才能消退。(大意如此,表述不是很精确)。妈妈和孩子商议,决定那就不打了,就这样带孩子回了家。妈妈在这件事依然没有批评孩子一句,只告诉他危险的事情,尽可能不做,要学会保护自己。
相信有很多父母听到故事会觉得不可思议,也许觉得妈妈是不是太不负责任了?怎么能什么都由着孩子,他才多大?
说实话我原先在内心也是这样想的,但转念过来,我同时想到:我们都希望孩子尽早独立,长大对父母足够的尊重。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这样的孩子呢?
如果我们一直以来,大小事都插手干涉和包办,没办法信任和支持孩子为自己做决定,因为你觉得还没到时候,而等他长大时你突然放手,就想让他展翅翱翔。那他能飞得起来吗?我想很难。因为我们没有培养孩子这样的能力。
这样的故事并不常见,我听到后想到了很多,把它记录下来,也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