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回上文,形成经典囚徒困境的关键在于非合作,在本能驱使之下,形成优势策略的可能性最大
对于执法者来讲,或者说利用囚徒困境进行获利者,都巧妙的利用了信息的不对等,利用博弈中的对象不合作或者信息水平不一致,从中鱼目混珠,获得了上帝视角
对于生活在现实的我们,合作多于非合作,因为信息社会,信息流动比较充分,也消除了部分的不合作
那么因为局势改变,合作的基础崩解,背叛对应获得的利益更大,利益驱动,形成背叛的事实毫不见怪,甚至谁先背叛,谁获利更大
当合作基础的消解,首先意识到的人就获得了更多的时间来背叛,因为不背叛意味着被淘汰
支撑合作基础的有规则的变动,有参与方的利益需求变动,当然,也有一部分程度的非理性因素
所以,理性看待背叛这回事,实际上是出于利益考虑,一定程度上,不背叛就等同于灭亡,没有比灭亡更可怕的事情
参与方都有背叛的动机,在于谁先识别合作基础的瓦解,最先识别出来并制定背叛策略的人,其实是敢于面对局势变换,敢于面对未知与不确定性,细究下来,他们独具慧眼,勇敢智慧,行动力拉满
切换为外界视角时,觉得这么做是不道德的,因为损害了同一战线的人们的利益。驱动外界道德评判的是,他们不希望背叛发生在自己身上。关注别人是否因为背叛而违背道德,以此来作为武器规范自己的圈子,是有一些约束作用的,但是,这种约束作用是脆弱的
当合作基础崩解,利益驱动的背叛行为上演,你却只能拿起道德武器,利益冲突,碰见道德要求,孰胜孰败,可想而知。
对于普通人,你可以用道德来弥补合作,用道德武器修补圈子的合作关系,但是,也需要明白,道德是有局限性的,当合作基础的支撑消融,道德是无力的,毕竟谁也不想做一个任人宰割的傻瓜,即使背上不道德的骂名,自己的生死存亡才是头等大事
网友评论